法律行為的讀音 法律行為的意思
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是指法律事實的一種。能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人的活動(行為)。同法律事件不同之處在于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人們有意識的自覺活動的結果。包括作為(即積極的行為)和不作為(即消極的行為)。成立要件:(1)必須是外部表現出來的作為或不作為,而不是人們的心理活動;(2)必須是人們有意識的活動。無意識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脅下的行為都不能成為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具有多樣性。有單方的(如遺囑)、雙方的(如合同)、共同的(如建立社團),有有償的(如購銷)和無償的(如贈與)等形式。根據法律行為的性質可分為合法行為和不合法行為。
- 法
- 律
- 行
- 為
“法律行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ǎ lǜ xíng wéi]
- 漢字注音:
- ㄈㄚˇ ㄌㄩˋ ㄒㄧㄥˊ ㄨㄟˊ
- 簡繁字形:
- 法律行爲
- 是否常用:
- 否
“法律行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①由法律所調整、能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如簽訂合同、婚姻登記等。行為人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是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最經常的法律事實。其成立條件為:(1)必須是行為人自覺的作為與不作為。無辨認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一般人在暴力威脅下的作為與不作為,都不能看成是法律行為。(2)必須基于行為人的意愿并具有外部表現的活動。(3)必須是為法律規范所確認而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②“民事法律行為”的簡稱。見“民事法律行為”(66頁)。辭典解釋
法律行為 fǎ lǜ xíng wéi ㄈㄚˇ ㄌㄩˋ ㄒㄧㄥˊ ㄨㄟˊ 合于私法所規定而有效力之私法上行為。
網絡解釋
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是指法律事實的一種。能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人的活動(行為)。同法律事件不同之處在于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人們有意識的自覺活動的結果。包括作為(即積極的行為)和不作為(即消極的行為)。成立要件:(1)必須是外部表現出來的作為或不作為,而不是人們的心理活動;(2)必須是人們有意識的活動。無意識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脅下的行為都不能成為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具有多樣性。有單方的(如遺囑)、雙方的(如合同)、共同的(如建立社團),有有償的(如購銷)和無償的(如贈與)等形式。根據法律行為的性質可分為合法行為和不合法行為。
“法律行為”的單字解釋
【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律】:1.法律;規則:定律。規律。紀律。2.我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樂音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3.舊詩的一種體裁:五律。七律。排律。參看〖律詩〗。4.約束:律己。律人。自律。5.姓。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為】:[wéi]1.做:有為。事在人為。敢作敢為。大有可為。2.充當:選他為代表。3.變成;成:一分為二。化為烏有。變沙漠為良田。4.是:十寸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這種藝術形式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7.常跟“何”相應,表示疑問或感嘆:何以家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單音形容詞后,構成表示程度、范圍的副詞:大為高興。廣為傳播。深為感動。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后,加強語氣:極為重要。甚為便利。頗為可觀。尤為出色。[wèi]1.幫助;衛護: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袒。2.表示行為的對象;替:為你慶幸。為人民服務。為這本書寫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為這件事高興。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奮斗。4.對;向:不足為外人道。
“法律行為”的相關詞語
“法律行為”造句
如同人們一般所理解的一樣,法律行為是對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實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種不違法的行為,同時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為,這類行為也要產生法律上的后果。這種根據法律規定而導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為,就是法律行為。
玩忽法律行為的危害有多種形式.
把要約定性為民事法律行為,可以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第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
施工索賠是承發包雙方發生的一種法律行為.
在民法領域,除法律行為外,事實行為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法律事實,但學界給予的關注較少。
條件系當事人對法律行為的附款,它可分為效力附條件和義務附條件。
違反強行法的法律行為無效是各國的共同規則,可稱為法律行為生效的“適法規范”。
然而,由于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有必要承認非依法律行為變動的不動產物權無需登記即可發生效力.
營銷同教育和法律行為有何區別?
* 法律行為的讀音是:fǎ lǜ xíng wéi,法律行為的意思: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是指法律事實的一種。能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人的活動(行為)。同法律事件不同之處在于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人們有意識的自覺活動的結果。包括作為(即積極的行為)和不作為(即消極的行為)。成立要件:(1)必須是外部表現出來的作為或不作為,而不是人們的心理活動;(2)必須是人們有意識的活動。無意識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脅下的行為都不能成為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具有多樣性。有單方的(如遺囑)、雙方的(如合同)、共同的(如建立社團),有有償的(如購銷)和無償的(如贈與)等形式。根據法律行為的性質可分為合法行為和不合法行為。
基本解釋
①由法律所調整、能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如簽訂合同、婚姻登記等。行為人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是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最經常的法律事實。其成立條件為:(1)必須是行為人自覺的作為與不作為。無辨認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一般人在暴力威脅下的作為與不作為,都不能看成是法律行為。(2)必須基于行為人的意愿并具有外部表現的活動。(3)必須是為法律規范所確認而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②“民事法律行為”的簡稱。見“民事法律行為”(66頁)。辭典解釋
法律行為 fǎ lǜ xíng wéi ㄈㄚˇ ㄌㄩˋ ㄒㄧㄥˊ ㄨㄟˊ合于私法所規定而有效力之私法上行為。
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是指法律事實的一種。能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人的活動(行為)。同法律事件不同之處在于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人們有意識的自覺活動的結果。包括作為(即積極的行為)和不作為(即消極的行為)。成立要件:(1)必須是外部表現出來的作為或不作為,而不是人們的心理活動;(2)必須是人們有意識的活動。無意識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脅下的行為都不能成為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具有多樣性。有單方的(如遺囑)、雙方的(如合同)、共同的(如建立社團),有有償的(如購銷)和無償的(如贈與)等形式。根據法律行為的性質可分為合法行為和不合法行為。【法】:1.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法。犯法。變法。軍法。婚姻法。繩之以法。依法治國。2.方法;方式:辦法。用法。土法。加法。這件事沒法兒辦。3.標準;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書。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師法。法其遺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現身說法。6.法術: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國:法語。法文。9.法拉的簡稱。一個電容器,充以1庫電量時,電勢升高1伏,電容就是1法。
【律】:1.法律;規則:定律。規律。紀律。2.我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樂音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3.舊詩的一種體裁:五律。七律。排律。參看〖律詩〗。4.約束:律己。律人。自律。5.姓。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為】:[wéi]1.做:有為。事在人為。敢作敢為。大有可為。2.充當:選他為代表。3.變成;成:一分為二。化為烏有。變沙漠為良田。4.是:十寸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這種藝術形式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7.常跟“何”相應,表示疑問或感嘆:何以家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單音形容詞后,構成表示程度、范圍的副詞:大為高興。廣為傳播。深為感動。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后,加強語氣:極為重要。甚為便利。頗為可觀。尤為出色。[wèi]1.幫助;衛護: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袒。2.表示行為的對象;替:為你慶幸。為人民服務。為這本書寫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為這件事高興。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奮斗。4.對;向:不足為外人道。
如同人們一般所理解的一樣,法律行為是對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實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種不違法的行為,同時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為,這類行為也要產生法律上的后果。這種根據法律規定而導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為,就是法律行為。
玩忽法律行為的危害有多種形式.
把要約定性為民事法律行為,可以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第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
施工索賠是承發包雙方發生的一種法律行為.
在民法領域,除法律行為外,事實行為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法律事實,但學界給予的關注較少。
條件系當事人對法律行為的附款,它可分為效力附條件和義務附條件。
違反強行法的法律行為無效是各國的共同規則,可稱為法律行為生效的“適法規范”。
然而,由于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有必要承認非依法律行為變動的不動產物權無需登記即可發生效力.
營銷同教育和法律行為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