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圖志的讀音 海國圖志的意思
辭典解釋海國圖志 hǎi guó tú zhì 書名。清魏源撰,初成五十卷,續增十卷,后增為一百卷。介紹西洋史地、技藝、宗教、物產,倡導籌海防洋之策,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影響清末變法運動者頗巨。
- 海
- 國
- 圖
- 志
“海國圖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ǎi guó tú zhì]
- 漢字注音:
- ㄏㄞˇ ㄍㄨㄛˊ ㄊㄨˊ ㄓˋ
- 簡繁字形:
- 海國圖志
- 是否常用:
- 否
“海國圖志”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海國圖志 hǎi guó tú zhì ㄏㄞˇ ㄍㄨㄛˊ ㄊㄨˊ ㄓˋ 書名。清魏源撰,初成五十卷,續增十卷,后增為一百卷。介紹西洋史地、技藝、宗教、物產,倡導籌海防洋之策,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影響清末變法運動者頗巨。
網絡解釋
“海國圖志”的單字解釋
【海】:1.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連成一大片的很多同類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從外國來的:海棠。海棗。5.極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無目標地:海罵。她丟了支筆,海找。7.毫無節制地:海吃海喝。8.姓。
【國】:同“國”。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海國圖志”的相關詞語
* 海國圖志的讀音是:hǎi guó tú zhì,海國圖志的意思:辭典解釋海國圖志 hǎi guó tú zhì 書名。清魏源撰,初成五十卷,續增十卷,后增為一百卷。介紹西洋史地、技藝、宗教、物產,倡導籌海防洋之策,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影響清末變法運動者頗巨。
辭典解釋
海國圖志 hǎi guó tú zhì ㄏㄞˇ ㄍㄨㄛˊ ㄊㄨˊ ㄓˋ書名。清魏源撰,初成五十卷,續增十卷,后增為一百卷。介紹西洋史地、技藝、宗教、物產,倡導籌海防洋之策,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影響清末變法運動者頗巨。
【海】:1.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連成一大片的很多同類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從外國來的:海棠。海棗。5.極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無目標地:海罵。她丟了支筆,海找。7.毫無節制地:海吃海喝。8.姓。
【國】:同“國”。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