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劇的讀音 清唱劇的意思
清唱劇 清唱劇是一種大型套曲結構,有一定的戲劇情節,由多種聲樂曲以及管弦樂隊組成,其中包括詠嘆調、宣敘調、重唱、以及合唱,是介于歌劇和康塔塔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由管弦樂隊伴奏。其中,各樂章的歌詞在內容上較康塔塔更具有連貫性。清唱劇與歌劇的不同是:沒有布景、服裝和動作,多在音樂會上演出。
- 清
- 唱
- 劇
“清唱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g chàng jù]
- 漢字注音:
- ㄑㄧㄥ ㄔㄤˋ ㄐㄩˋ
- 簡繁字形:
- 清唱劇
- 是否常用:
- 否
“清唱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一種大型的供合唱隊演唱的樂曲,敘事成分占主要地位,但不像歌劇那樣有戲劇性的表演。辭典解釋
清唱劇 qīng chàng jù ㄑㄧㄥ ㄔㄤˋ ㄐㄩˋ 一種大型聲樂套曲。以管弦樂伴奏,內容富史詩性、戲劇性。十六世紀末源于羅馬,最初用圣經為故事題材。十七世紀中葉開始成為音樂會中演出的聲樂作品,以合唱為主。如海頓的創世紀、四季等。
網絡解釋
清唱劇
清唱劇是一種大型套曲結構,有一定的戲劇情節,由多種聲樂曲以及管弦樂隊組成,其中包括詠嘆調、宣敘調、重唱、以及合唱,是介于歌劇和康塔塔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由管弦樂隊伴奏。其中,各樂章的歌詞在內容上較康塔塔更具有連貫性。清唱劇與歌劇的不同是:沒有布景、服裝和動作,多在音樂會上演出。
“清唱劇”的單字解釋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唱】:1.口中發出(樂音);依照樂律發出聲音:獨唱。合唱。演唱。唱京戲。唱一支歌。2.大聲叫:唱名。雞唱三遍。3.歌曲;唱詞:地方小唱。《穆柯寨》這出戲里,楊宗保的唱兒不多。4.姓。
【劇】:同“劇”。
“清唱劇”的相關詞語
* 清唱劇的讀音是:qīng chàng jù,清唱劇的意思:清唱劇 清唱劇是一種大型套曲結構,有一定的戲劇情節,由多種聲樂曲以及管弦樂隊組成,其中包括詠嘆調、宣敘調、重唱、以及合唱,是介于歌劇和康塔塔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由管弦樂隊伴奏。其中,各樂章的歌詞在內容上較康塔塔更具有連貫性。清唱劇與歌劇的不同是:沒有布景、服裝和動作,多在音樂會上演出。
基本解釋
一種大型的供合唱隊演唱的樂曲,敘事成分占主要地位,但不像歌劇那樣有戲劇性的表演。辭典解釋
清唱劇 qīng chàng jù ㄑㄧㄥ ㄔㄤˋ ㄐㄩˋ一種大型聲樂套曲。以管弦樂伴奏,內容富史詩性、戲劇性。十六世紀末源于羅馬,最初用圣經為故事題材。十七世紀中葉開始成為音樂會中演出的聲樂作品,以合唱為主。如海頓的創世紀、四季等。
清唱劇
清唱劇是一種大型套曲結構,有一定的戲劇情節,由多種聲樂曲以及管弦樂隊組成,其中包括詠嘆調、宣敘調、重唱、以及合唱,是介于歌劇和康塔塔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由管弦樂隊伴奏。其中,各樂章的歌詞在內容上較康塔塔更具有連貫性。清唱劇與歌劇的不同是:沒有布景、服裝和動作,多在音樂會上演出。【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唱】:1.口中發出(樂音);依照樂律發出聲音:獨唱。合唱。演唱。唱京戲。唱一支歌。2.大聲叫:唱名。雞唱三遍。3.歌曲;唱詞:地方小唱。《穆柯寨》這出戲里,楊宗保的唱兒不多。4.姓。
【劇】: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