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怨的讀音 清商怨的意思
清商怨 清商怨,詞牌名,又名“關河令”“傷情怨”“東陽嘆”“要銷凝”“望西飛”“爾汝歌”。此詞調以晏殊《清商怨·關河愁思望處滿》為正體,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兩種變體。代表作品有《清商怨·枝頭風信漸小》等。
- 清
- 商
- 怨
“清商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g shāng yuàn]
- 漢字注音:
- ㄑㄧㄥ ㄕㄤ ㄩ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清商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詞牌名。又名《關河令》等。《詞譜》卷四:"古樂府有《清商曲》辭﹐其音多哀怨﹐故取以為名。周邦彥以晏詞有'關河愁思'句﹐更名《關河令》。"雙調﹐有四十二字﹑四十三字兩體。上下闋各四句﹐三仄韻。又《擷芳詞》亦別名《清商怨》﹐與此不同。 2.曲牌名。南曲入越調正曲。
網絡解釋
清商怨
清商怨,詞牌名,又名“關河令”“傷情怨”“東陽嘆”“要銷凝”“望西飛”“爾汝歌”。此詞調以晏殊《清商怨·關河愁思望處滿》為正體,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兩種變體。代表作品有《清商怨·枝頭風信漸小》等。
“清商怨”的單字解釋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商】:1.商量:協商。2.商業:經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結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約前1600—前1046)。湯滅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國號商。以后多次遷都,至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帶),故商朝又稱殷朝,也稱殷商。傳到紂,為周所滅。6.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怨】:1.怨恨:抱怨。結怨。2.責怪:任勞任怨。事情沒辦好只能怨我自己。
“清商怨”的相關詞語
* 清商怨的讀音是:qīng shāng yuàn,清商怨的意思:清商怨 清商怨,詞牌名,又名“關河令”“傷情怨”“東陽嘆”“要銷凝”“望西飛”“爾汝歌”。此詞調以晏殊《清商怨·關河愁思望處滿》為正體,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兩種變體。代表作品有《清商怨·枝頭風信漸小》等。
基本解釋
1.詞牌名。又名《關河令》等。《詞譜》卷四:"古樂府有《清商曲》辭﹐其音多哀怨﹐故取以為名。周邦彥以晏詞有'關河愁思'句﹐更名《關河令》。"雙調﹐有四十二字﹑四十三字兩體。上下闋各四句﹐三仄韻。又《擷芳詞》亦別名《清商怨》﹐與此不同。 2.曲牌名。南曲入越調正曲。清商怨
清商怨,詞牌名,又名“關河令”“傷情怨”“東陽嘆”“要銷凝”“望西飛”“爾汝歌”。此詞調以晏殊《清商怨·關河愁思望處滿》為正體,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另有雙調四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雙調四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兩種變體。代表作品有《清商怨·枝頭風信漸小》等。【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商】:1.商量:協商。2.商業:經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結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約前1600—前1046)。湯滅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國號商。以后多次遷都,至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帶),故商朝又稱殷朝,也稱殷商。傳到紂,為周所滅。6.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怨】:1.怨恨:抱怨。結怨。2.責怪:任勞任怨。事情沒辦好只能怨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