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談的讀音 清談的意思
清談 “清談”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qīng tán,是指在魏晉時,承襲東漢清議的風氣,就一些玄學問題析理問難,反復辯論的文化現象。釋義為清雅的談論。
- 清
- 談
“清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īng tán]
- 漢字注音:
- ㄑㄧㄥ ㄊㄢˊ
- 簡繁字形:
- 清談
- 是否常用:
- 是
“清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談 qīngtán
[idle talk]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崇尚虛無,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清談誤國
辭典解釋
清談 qīng tán ㄑㄧㄥ ㄊㄢˊ 清新高雅的言論。
三國.魏.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清談同日夕,情盻敘憂勤。」
唐.韋莊〈寄從兄遵〉詩:「不將高臥邀劉主,自吐清談護漢儲。」
閑談、閑聊。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閑了卻與富翁清談,飲酒下棋。」
《儒林外史.第八回》:「用過飯,烹茗清談,說起江西寧王反叛的話。」
魏晉時代知識分子的哲學談論,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不涉及任何現實事情。后亦 指不切實際的言論。
如:「現代人多務實際,不好清談。」也稱為「玄談」。
網絡解釋
清談
“清談”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qīng tán,是指在魏晉時,承襲東漢清議的風氣,就一些玄學問題析理問難,反復辯論的文化現象。釋義為清雅的談論。
“清談”的單字解釋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談】:1.說話或討論:漫談。面談。談思想。二人談得很投機。2.所說的話:奇談。美談。無稽之談。3.姓。
“清談”的相關成語
“清談”的相關詞語
“清談”造句
末世清談之風盛行以來,讀書人拘泥于章句,只會背讀師長的言論,用在時務上,幾乎沒有一件用得上。
在辦公室清談國事政事很容易,可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卻很難,而現實是清談國事政事者有話語權,解決實際問題者常常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
表面看起來名士們整日就是飲酒清談,歌嘯竹林,送往勞來,一擲千金,任意而為,放誕無忌,事實上他們沒有一個不是提心掉膽,惶惶不可終日。
即使象被人們稱之為“清談”、“玄遠”的玄學,也不例外。
由于清談玄學的興起,名人士大夫們追求曠達灑脫、放蕩不羈的名士風流;由于人生命運與*博結合的民俗民風,等等。
麈尾,是魏晉清談家經常手執的一種道具。
學步已堪憐,揮麈清談,轉疑文物勝堯天。
的確,這個時代的人喝酒、服藥、清談、放誕、狂狷、任性、好山水、好藝術,窮奢極侈的享樂和自暴自棄的頹廢。
說話這人乃是豫州刺史孔由,此人最愛清談高論噓枯吹生,所以說出話來也不免顯得有些迂腐了。
要理清談何容易,這些只不過九牛之一毛也。
* 清談的讀音是:qīng tán,清談的意思:清談 “清談”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qīng tán,是指在魏晉時,承襲東漢清議的風氣,就一些玄學問題析理問難,反復辯論的文化現象。釋義為清雅的談論。
基本解釋
清談 qīngtán
[idle talk]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崇尚虛無,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清談誤國
辭典解釋
清談 qīng tán ㄑㄧㄥ ㄊㄢˊ清新高雅的言論。
三國.魏.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之二:「清談同日夕,情盻敘憂勤。」
唐.韋莊〈寄從兄遵〉詩:「不將高臥邀劉主,自吐清談護漢儲。」
閑談、閑聊。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閑了卻與富翁清談,飲酒下棋。」
《儒林外史.第八回》:「用過飯,烹茗清談,說起江西寧王反叛的話。」
魏晉時代知識分子的哲學談論,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不涉及任何現實事情。后亦 指不切實際的言論。
如:「現代人多務實際,不好清談。」也稱為「玄談」。
清談
“清談”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qīng tán,是指在魏晉時,承襲東漢清議的風氣,就一些玄學問題析理問難,反復辯論的文化現象。釋義為清雅的談論。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談】:1.說話或討論:漫談。面談。談思想。二人談得很投機。2.所說的話:奇談。美談。無稽之談。3.姓。
末世清談之風盛行以來,讀書人拘泥于章句,只會背讀師長的言論,用在時務上,幾乎沒有一件用得上。
在辦公室清談國事政事很容易,可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卻很難,而現實是清談國事政事者有話語權,解決實際問題者常常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
表面看起來名士們整日就是飲酒清談,歌嘯竹林,送往勞來,一擲千金,任意而為,放誕無忌,事實上他們沒有一個不是提心掉膽,惶惶不可終日。
即使象被人們稱之為“清談”、“玄遠”的玄學,也不例外。
由于清談玄學的興起,名人士大夫們追求曠達灑脫、放蕩不羈的名士風流;由于人生命運與*博結合的民俗民風,等等。
麈尾,是魏晉清談家經常手執的一種道具。
學步已堪憐,揮麈清談,轉疑文物勝堯天。
的確,這個時代的人喝酒、服藥、清談、放誕、狂狷、任性、好山水、好藝術,窮奢極侈的享樂和自暴自棄的頹廢。
說話這人乃是豫州刺史孔由,此人最愛清談高論噓枯吹生,所以說出話來也不免顯得有些迂腐了。
要理清談何容易,這些只不過九牛之一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