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的讀音 渭水的意思
辭典解釋渭水 wèi shuǐ 渭河的別名。參見「渭河」條。 英語 Wei River in Shaanxi through the Guanzhong 關中|關中 plain法語 rivière Wei (Shaanxi)?
- 渭
- 水
“渭水”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èi shuǐ]
- 漢字注音:
- ㄨㄟˋ ㄕㄨㄟ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渭水”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渭水 wèi shuǐ ㄨㄟˋ ㄕㄨㄟˇ 渭河的別名。參見「渭河」條。
英語 Wei River in Shaanxi through the Guanzhong 關中|關中 plain
法語 rivière Wei (Shaanxi)?
網絡解釋
“渭水”的單字解釋
【渭】:渭河,水名。黃河主要支流。發源于甘肅渭源縣,向東橫貫陜西中部,到潼關入黃河,長818千米。下游渠道縱橫,富灌溉之利。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渭水”的相關詞語
“渭水”造句
月光下渭水泛著銀光,皎潔的月光撒落在渭水面上。燈光的倒影也不再引人注目,平日不怎么清的渭水,在月光下顯得清澈舒緩,月亮偎在水面上,微微顫動,像正在打扮自己似的,湖面映出的月亮似乎比空中的更加可愛了。
塞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朝雨霽輕塵歇。征鞍發。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后會甚時節。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膝花歌渭水,椿樹笑蟠桃。
閩國揚帆后,蟾蜍虧復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賈島
其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偏北的咸陽原上,南臨渭水,北接北山山系,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總面積800平方公里。
屬于渭水和淡水河的蔣勛,屬于汨羅江和外雙溪的楚戈,屬于西喇木倫和大漢溪的席慕容,本是三條流向不同的河,此刻卻在交匯處沖積出肥腴的月灣土壤。張曉風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研究,學者們對渭水流域仰韶文化的分期形成了三期四段說、五期說、六期說、三期六段說等多種觀點。
* 渭水的讀音是:wèi shuǐ,渭水的意思:辭典解釋渭水 wèi shuǐ 渭河的別名。參見「渭河」條。 英語 Wei River in Shaanxi through the Guanzhong 關中|關中 plain法語 rivière Wei (Shaanxi)?
辭典解釋
渭水 wèi shuǐ ㄨㄟˋ ㄕㄨㄟˇ渭河的別名。參見「渭河」條。
英語 Wei River in Shaanxi through the Guanzhong 關中|關中 plain
法語 rivière Wei (Shaanxi)?
【渭】:渭河,水名。黃河主要支流。發源于甘肅渭源縣,向東橫貫陜西中部,到潼關入黃河,長818千米。下游渠道縱橫,富灌溉之利。
【水】: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101325帕)下,冰點0℃,沸點100℃,4℃時密度最大,為1克/毫升。2.河流:漢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陸交通。水旱碼頭。水上人家。4.(水兒)稀的汁:墨水。藥水。甘蔗的水兒很甜。5.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貼水。匯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數:這衣裳洗幾水也不變色。7.姓。
月光下渭水泛著銀光,皎潔的月光撒落在渭水面上。燈光的倒影也不再引人注目,平日不怎么清的渭水,在月光下顯得清澈舒緩,月亮偎在水面上,微微顫動,像正在打扮自己似的,湖面映出的月亮似乎比空中的更加可愛了。
塞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朝雨霽輕塵歇。征鞍發。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后會甚時節。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膝花歌渭水,椿樹笑蟠桃。
閩國揚帆后,蟾蜍虧復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賈島
其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偏北的咸陽原上,南臨渭水,北接北山山系,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總面積800平方公里。
屬于渭水和淡水河的蔣勛,屬于汨羅江和外雙溪的楚戈,屬于西喇木倫和大漢溪的席慕容,本是三條流向不同的河,此刻卻在交匯處沖積出肥腴的月灣土壤。張曉風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研究,學者們對渭水流域仰韶文化的分期形成了三期四段說、五期說、六期說、三期六段說等多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