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食之民的讀音 游食之民的意思
辭典解釋游食之民 yóu shí zhī mín 游手好閑,坐吃白食的人。 漢.鼌錯〈論貴粟疏〉:「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 游
- 食
- 之
- 民
“游食之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óu shí zhī mín]
- 漢字注音:
- ㄧㄡˊ ㄕˊ ㄓ ㄇㄧㄣˊ
- 簡繁字形:
- 遊食之民
- 是否常用:
- 否
“游食之民”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游食之民 yóu shí zhī mín ㄧㄡˊ ㄕˊ ㄓ ㄇㄧㄣˊ 游手好閑,坐吃白食的人。
漢.鼌錯〈論貴粟疏〉:「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網絡解釋
“游食之民”的單字解釋
【游】:1.人或動物在水里行動:游泳。魚在水里游。2.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游覽。游園。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來往。4.不固定的;經常移動的:游牧。游民。游擊。游資。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游食之民”的相關詞語
* 游食之民的讀音是:yóu shí zhī mín,游食之民的意思:辭典解釋游食之民 yóu shí zhī mín 游手好閑,坐吃白食的人。 漢.鼌錯〈論貴粟疏〉:「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辭典解釋
游食之民 yóu shí zhī mín ㄧㄡˊ ㄕˊ ㄓ ㄇㄧㄣˊ游手好閑,坐吃白食的人。
漢.鼌錯〈論貴粟疏〉:「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游】:1.人或動物在水里行動:游泳。魚在水里游。2.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游覽。游園。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來往。4.不固定的;經常移動的:游牧。游民。游擊。游資。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