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包的讀音 漸包的意思
漸包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 亦作“漸苞”。不斷滋長;叢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孔傳:“漸,進長;包,叢生。”陸德明釋文:“包,必茅反。字或作苞。”孔穎達疏引孫炎曰:“物叢生曰苞。”晉左思《蜀都賦》:“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 漸
- 包
“漸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àn bāo]
- 漢字注音:
- ㄐㄧㄢˋ ㄅㄠ
- 簡繁字形:
- 漸包
- 是否常用:
- 否
“漸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漸苞"。 2.不斷滋長;叢生。
網絡解釋
漸包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
亦作“漸苞”。不斷滋長;叢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孔傳:“漸,進長;包,叢生。”陸德明釋文:“包,必茅反。字或作苞。”孔穎達疏引孫炎曰:“物叢生曰苞。”晉左思《蜀都賦》:“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漸包”的單字解釋
【漸】:[jiàn]1.古水名。即今浙江,亦指浙江中、上游的新安江。2.緩進;逐步。3.逐漸發展的過程。4.(疾病)嚴重;加劇。5.疏導。6.開端,起始。7.引申為端倪;跡象。8.條件;前提。9.次序。10.引申為依照次序。11.成長;滋長。12.逐漸。13.正,正當。14.旋即,不久。15.至,到。16.《易》卦名。卦形為艮下巽上。17.佛教語,指說法的淺深次第。亦謂主張信徒須歷長期修行,始得心明累盡,達到涅槃境界。與“頓”相對。18.人體穴位名。19.用同“慚”。參見“漸恧”。[jiān]1.流入;入。2.淹沒;浸泡。3.引申為歿,死亡。4.沾濕;濺濕。5.滋潤;潤澤。6.熏染,習染。7.欺詐。8.見“漸漸”。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
“漸包”的相關詞語
* 漸包的讀音是:jiàn bāo,漸包的意思:漸包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 亦作“漸苞”。不斷滋長;叢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孔傳:“漸,進長;包,叢生。”陸德明釋文:“包,必茅反。字或作苞。”孔穎達疏引孫炎曰:“物叢生曰苞。”晉左思《蜀都賦》:“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基本解釋
1.亦作"漸苞"。 2.不斷滋長;叢生。漸包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亦作“漸苞”。不斷滋長;叢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孔傳:“漸,進長;包,叢生。”陸德明釋文:“包,必茅反。字或作苞。”孔穎達疏引孫炎曰:“物叢生曰苞。”晉左思《蜀都賦》:“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漸】:[jiàn]1.古水名。即今浙江,亦指浙江中、上游的新安江。2.緩進;逐步。3.逐漸發展的過程。4.(疾病)嚴重;加劇。5.疏導。6.開端,起始。7.引申為端倪;跡象。8.條件;前提。9.次序。10.引申為依照次序。11.成長;滋長。12.逐漸。13.正,正當。14.旋即,不久。15.至,到。16.《易》卦名。卦形為艮下巽上。17.佛教語,指說法的淺深次第。亦謂主張信徒須歷長期修行,始得心明累盡,達到涅槃境界。與“頓”相對。18.人體穴位名。19.用同“慚”。參見“漸恧”。[jiān]1.流入;入。2.淹沒;浸泡。3.引申為歿,死亡。4.沾濕;濺濕。5.滋潤;潤澤。6.熏染,習染。7.欺詐。8.見“漸漸”。
【包】:1.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書。包餃子。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2.包好了的東西:藥包。郵包。打了個包。3.裝東西的口袋:書包。把零碎東西裝進包兒里。病包兒。壞包兒。淘氣包兒。4.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干上有個大包。腿上起了個包。6.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包。7.圍繞;包圍:火苗包住了鍋臺。騎兵分兩路包過去。8.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包含。包羅。無所不包。9.把整個任務承擔下來,負責完成:包醫。包教。包片兒(負責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