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墩的讀音 烏墩的意思
烏墩 烏墩位于浙江省桐鄉縣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20’29’,北緯30’44’。烏鎮地勢低洼,為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海拔3米左右,市郊河港密布、縱橫交叉,具有濃厚的水鄉特色。烏鎮鐘靈毓秀,自古人才輩出。歷代著名人物有編《昭明文選》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編者茅坤、理學家張楊園、文學家茅盾等。據《烏青鎮志》記載,烏鎮宋朝就有進士17人、舉人21人,清朝時,這里出了進士37人、舉人119人。
- 烏
- 墩
“烏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ū dūn]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烏墩
- 是否常用:
- 否
“烏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滿語uden譯名。漢義為中伙處,即出行中午歇馬吃飯處。
網絡解釋
烏墩
烏墩位于浙江省桐鄉縣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20’29’,北緯30’44’。烏鎮地勢低洼,為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海拔3米左右,市郊河港密布、縱橫交叉,具有濃厚的水鄉特色。烏鎮鐘靈毓秀,自古人才輩出。歷代著名人物有編《昭明文選》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編者茅坤、理學家張楊園、文學家茅盾等。據《烏青鎮志》記載,烏鎮宋朝就有進士17人、舉人21人,清朝時,這里出了進士37人、舉人119人。
“烏墩”的單字解釋
【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墩】:1.土堆:土墩。2.厚而粗的木頭、石頭等;座兒:橋墩。菜墩(切菜用的砧類器具)。樹墩。3.量詞,用于叢生的或幾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4.古同“蹲”。
“烏墩”的相關詞語
* 烏墩的讀音是:wū dūn,烏墩的意思:烏墩 烏墩位于浙江省桐鄉縣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20’29’,北緯30’44’。烏鎮地勢低洼,為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海拔3米左右,市郊河港密布、縱橫交叉,具有濃厚的水鄉特色。烏鎮鐘靈毓秀,自古人才輩出。歷代著名人物有編《昭明文選》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編者茅坤、理學家張楊園、文學家茅盾等。據《烏青鎮志》記載,烏鎮宋朝就有進士17人、舉人21人,清朝時,這里出了進士37人、舉人119人。
基本解釋
滿語uden譯名。漢義為中伙處,即出行中午歇馬吃飯處。烏墩
烏墩位于浙江省桐鄉縣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20’29’,北緯30’44’。烏鎮地勢低洼,為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海拔3米左右,市郊河港密布、縱橫交叉,具有濃厚的水鄉特色。烏鎮鐘靈毓秀,自古人才輩出。歷代著名人物有編《昭明文選》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編者茅坤、理學家張楊園、文學家茅盾等。據《烏青鎮志》記載,烏鎮宋朝就有進士17人、舉人21人,清朝時,這里出了進士37人、舉人119人。【烏】:1.“烏”的繁體字。2.烏鴉的簡稱。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俗以為日中有烏,故日稱為“烏”。見“烏兔”條。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4.姓。如春秋時齊有烏餘。5.黑色的:“烏雲”、“烏髮”。《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身子又長,戴一頂高方巾,一幅烏黑的臉。”6.染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六?草部?鱧腸》:“汁塗眉髮,生速而繁。烏髭髮,益腎陰。”7.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於“何”、“安”、“哪裡”、“怎麼”。《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不聞至榮,其樂不樂。”唐?韓愈《言箴》:“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
【墩】:1.土堆:土墩。2.厚而粗的木頭、石頭等;座兒:橋墩。菜墩(切菜用的砧類器具)。樹墩。3.量詞,用于叢生的或幾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4.古同“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