煻怎么讀 煻的意思
“煻”字共有1個讀音:
[táng]

漢字 | 煻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ㄤˊ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0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17B |
其它編碼 | 五筆:oyvk|oovk 倉頡:filr 鄭碼:uoxj 四角:90865 |
筆順編碼 | 43344135112251 |
筆順筆畫 | 丶ノノ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點 撇 撇 點 點 橫 撇 橫折 橫 橫 豎 豎 橫折 橫 |
煻字的意思
1.〔煻煨火〕灰中的火。簡稱“煻”。
2.〔煻灰〕帶火的灰。
煻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煻
táng ㄊㄤˊ
〔煻煨火〕灰中的火。簡稱“煻”。〔煻灰〕帶火的灰。英語 to warm; to toast
德語 erw?rmen, erw?rmen ,r?sten
法語 réchauffer,griller,faire griller
煻字的詳細解釋
煻字的辭典解釋
煻ㄊㄤˊtáng動
烘焙。《說文解字·火部》「煨」字·清·段玉裁·注:「今俗謂以火溫出冬間花曰唐花,即煻字也。」
名熱灰。《集韻·平聲·唐韻》:「熱灰謂之煻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一·金石部·食鹽》:「崔中臣煉鹽黑丸方:鹽末一升,納粗瓷瓶中,實筑泥頭,初以煻火燒,漸漸加炭火,勿令瓶破。」
康熙字典解釋
煻【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集韻》??徒郞切,音唐。《廣韻》煻煨火。《集韻》熱灰謂之煻煨。
又《正字通》煻煨池在遼東北。有唐太宗烽火臺。五里閒有火穴,名煻煨池。夜明如晝。或有物去池三十步,無巨細脅入池中。
說文解字解釋
煻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煻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