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竿的讀音 爆竿的意思
爆竿 爆竿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勞動人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鞭炮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 爆
- 竿
“爆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ào gān]
- 漢字注音:
- ㄅㄠˋ ㄍㄢ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爆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爆竹。 辭典解釋
爆竿 bào gān ㄅㄠˋ ㄍㄢ 內裹火藥做成的紙卷,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大的響聲。
唐.來鵠〈早春〉詩:「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也稱為「爆仗」、「爆竹」。
網絡解釋
爆竿
爆竿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勞動人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鞭炮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爆竿”的單字解釋
【爆】:1.猛然炸裂:爆炸。爆破。2.出人意料地出現或發生:爆冷門。爆滿。3.一種烹飪方法。一般是把原料放入坐在旺火上的沸油鍋中急炒過油,隨后放進調料再翻炒幾下出鍋。北方也指把牛肚一類的原料放入沸水中略煮。
【竿】:竿子:釣竿。立竿見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爆竿”的相關詞語
* 爆竿的讀音是:bào gān,爆竿的意思:爆竿 爆竿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勞動人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鞭炮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基本解釋
爆竹。辭典解釋
爆竿 bào gān ㄅㄠˋ ㄍㄢ內裹火藥做成的紙卷,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大的響聲。
唐.來鵠〈早春〉詩:「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也稱為「爆仗」、「爆竹」。
爆竿
爆竿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勞動人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鞭炮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爆】:1.猛然炸裂:爆炸。爆破。2.出人意料地出現或發生:爆冷門。爆滿。3.一種烹飪方法。一般是把原料放入坐在旺火上的沸油鍋中急炒過油,隨后放進調料再翻炒幾下出鍋。北方也指把牛肚一類的原料放入沸水中略煮。
【竿】:竿子:釣竿。立竿見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