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風喫醋的讀音 爭風喫醋的意思
【解釋】爭:嬜,爭奪;風:風韻,多指女子。指因男女關系而妒忌、爭吵。【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一:“那時我爭風吃醋便遲了。”【示例】凌家這兩個婆娘,彼此疑惑,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錢,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錢,~爭吵起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近義詞】妒賢嫉能、爭鋒吃醋【反義詞】見賢思齊【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爭
- 風
- 喫
- 醋
“爭風喫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ēng fēng kài cù]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爭風吃醋
- 是否常用:
- 否
“爭風喫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爭風吃醋 zhēngfēng-chīcù
[be jealous of a rival in love] 指互相忌妒爭斗(多指因追求同一異性)
辭典解釋
爭風吃醋 zhēng fēng chī cù ㄓㄥ ㄈㄥ ㄔ ㄘㄨˋ 因爭奪感情而生嫉妒之心,爭執之事。多用于男女關系上。「吃」文獻異文作「吃」。《醒世恒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那月香好副嘴臉,年已長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見得。那時我爭風吃醋便遲了。」《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錢,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錢。爭風吃醋,打吵起來。」也作「爭鋒吃醋」、「吃醋爭風」。
網絡解釋
【解釋】爭:嬜,爭奪;風:風韻,多指女子。指因男女關系而妒忌、爭吵。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一:“那時我爭風吃醋便遲了。”
【示例】凌家這兩個婆娘,彼此疑惑,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錢,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錢,~爭吵起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
【近義詞】妒賢嫉能、爭鋒吃醋
【反義詞】見賢思齊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爭風喫醋”的單字解釋
【爭】:1.“爭”的繁體字。2.奪取、互不相讓。《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北史?卷二十二?長孫道生傳》:“嘗有二鵰,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請射取之。”3.較量﹑競爭。《書經?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4.辯論:“據理力爭”。《左傳?昭公六年》:“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此難以口舌爭也。”5.相差﹑差別。唐?杜荀鶴《自遣詩》:“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水滸傳?第六十九回》:“我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萬萬的人,豈爭他一個?”6.規勸。同“諍”。《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關龍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領之死,爭其上之過。”7.如何。同“怎”。唐?韓偓《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元?鍾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間套?梁州曲》:“爭奈灰容土貌,缺齒重頤。”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喫】:同“吃”。
【醋】:1.含有醋酸的調味品。有酸味,一般用米、高粱作原料發酵制成。也可用酒或酒糟發酵制成。2.嫉妒(多指在男女關系上):吃醋。
“爭風喫醋”的相關詞語
中喫
討打喫
喫虧的是乖
拈酸喫醋
啞子喫黃連
貓兒尾拌貓飯喫
討喫
張公喫酒李公顛
移盤喫飯漢
喫甜頭
喫著不盡
喫詬
喫虎膽
移廚喫飯漢
通喫
爭風喫醋
省喫儉用
羊肉不曾喫
張公喫酒李公醉
半夜敲門不喫驚
* 爭風喫醋的讀音是:zhēng fēng kài cù,爭風喫醋的意思:【解釋】爭:嬜,爭奪;風:風韻,多指女子。指因男女關系而妒忌、爭吵。【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一:“那時我爭風吃醋便遲了。”【示例】凌家這兩個婆娘,彼此疑惑,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錢,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錢,~爭吵起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近義詞】妒賢嫉能、爭鋒吃醋【反義詞】見賢思齊【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爭風吃醋 zhēngfēng-chīcù
[be jealous of a rival in love] 指互相忌妒爭斗(多指因追求同一異性)
辭典解釋
爭風吃醋 zhēng fēng chī cù ㄓㄥ ㄈㄥ ㄔ ㄘㄨˋ因爭奪感情而生嫉妒之心,爭執之事。多用于男女關系上。「吃」文獻異文作「吃」。《醒世恒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那月香好副嘴臉,年已長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見得。那時我爭風吃醋便遲了。」《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錢,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錢。爭風吃醋,打吵起來。」也作「爭鋒吃醋」、「吃醋爭風」。
【解釋】爭:嬜,爭奪;風:風韻,多指女子。指因男女關系而妒忌、爭吵。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一:“那時我爭風吃醋便遲了。”
【示例】凌家這兩個婆娘,彼此疑惑,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錢,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錢,~爭吵起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
【近義詞】妒賢嫉能、爭鋒吃醋
【反義詞】見賢思齊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爭】:1.“爭”的繁體字。2.奪取、互不相讓。《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北史?卷二十二?長孫道生傳》:“嘗有二鵰,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請射取之。”3.較量﹑競爭。《書經?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4.辯論:“據理力爭”。《左傳?昭公六年》:“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此難以口舌爭也。”5.相差﹑差別。唐?杜荀鶴《自遣詩》:“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水滸傳?第六十九回》:“我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萬萬的人,豈爭他一個?”6.規勸。同“諍”。《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關龍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領之死,爭其上之過。”7.如何。同“怎”。唐?韓偓《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元?鍾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間套?梁州曲》:“爭奈灰容土貌,缺齒重頤。”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喫】:同“吃”。
【醋】:1.含有醋酸的調味品。有酸味,一般用米、高粱作原料發酵制成。也可用酒或酒糟發酵制成。2.嫉妒(多指在男女關系上):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