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面而立的讀音 牆面而立的意思
【解釋】指面對墻壁。目無所見。比喻不學無術。亦作“面墻而立”。【出處】《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示例】若使~,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簡文帝《誡當陽公大心書》
- 牆
- 面
- 而
- 立
“牆面而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áng miàn ér lì]
- 漢字注音:
- ㄑㄧㄤˊ ㄇㄧㄢˋ ㄦˊ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墻面而立
- 是否常用:
- 否
“牆面而立”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墻面而立 qiáng miàn ér lì ㄑㄧㄤˊ ㄇㄧㄢˋ ㄦˊ ㄌㄧˋ 面對墻壁,不見一物。語出《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比喻不學無術,毫無才能。南朝梁.簡文帝〈誡當陽公大心書〉:「若使墻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也作「面墻而立」。
網絡解釋
【解釋】指面對墻壁。目無所見。比喻不學無術。亦作“面墻而立”。
【出處】《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示例】若使~,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簡文帝《誡當陽公大心書》
“牆面而立”的單字解釋
【牆】:同“墻”。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立】:1.站1:立正。肅立。坐立不安。2.使豎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見影。把梯子立起來。3.直立的:立柜。立軸。立領。4.建立;樹立:立功。立志。5.制定;訂立:立法。立約。立個字據。6.指君主即位。7.指確定繼承地位;確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獨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牆面而立”的相關詞語
* 牆面而立的讀音是:qiáng miàn ér lì,牆面而立的意思:【解釋】指面對墻壁。目無所見。比喻不學無術。亦作“面墻而立”。【出處】《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示例】若使~,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簡文帝《誡當陽公大心書》
辭典解釋
墻面而立 qiáng miàn ér lì ㄑㄧㄤˊ ㄇㄧㄢˋ ㄦˊ ㄌㄧˋ面對墻壁,不見一物。語出《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比喻不學無術,毫無才能。南朝梁.簡文帝〈誡當陽公大心書〉:「若使墻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也作「面墻而立」。
【解釋】指面對墻壁。目無所見。比喻不學無術。亦作“面墻而立”。
【出處】《書·周官》:“不學墻面”孔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示例】若使~,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簡文帝《誡當陽公大心書》
【牆】:同“墻”。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立】:1.站1:立正。肅立。坐立不安。2.使豎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見影。把梯子立起來。3.直立的:立柜。立軸。立領。4.建立;樹立:立功。立志。5.制定;訂立:立法。立約。立個字據。6.指君主即位。7.指確定繼承地位;確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獨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