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不對馬嘴的讀音 牛頭不對馬嘴的意思
【解釋】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示例】只要人家拿他[魯老爺]一派臭恭維,就是~,他亦快樂。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六回【近義詞】驢唇不對馬嘴、答非所問【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牛
- 頭
- 不
- 對
- 馬
- 嘴
“牛頭不對馬嘴”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 漢字注音:
- ㄋㄧㄨˊ ㄊㄡˊ ㄅㄨˊ ㄉㄨㄟˋ ㄇㄚˇ ㄗㄨㄟˇ
- 簡繁字形:
- 牛頭不對馬嘴
- 是否常用:
- 否
“牛頭不對馬嘴”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牛頭不對馬嘴 niútóu bù duì mǎzuǐ
[incongruous] 比喻答非所問或事物兩下不符
辭典解釋
牛頭不對馬嘴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ㄋㄧㄡˊ ㄊㄡˊ ㄅㄨˋ ㄉㄨㄟˋ ㄇㄚˇ ㄗㄨㄟˇ 比喻答非所問或事情兩不相符。《官場現形記.第一六回》:「只要人家拿了他一派臭恭維,就是牛頭不對馬嘴,他亦快樂。」《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也作「牛頭不對馬面」。
近義詞
驢唇不對馬嘴英語 see 驢唇不對馬嘴|驢唇不對馬嘴[lu:2 chun2 bu4 dui4 ma3 zui3]
德語 in keinem Zusammenhang stehen (S)?, unvereinbar (Adj)?
法語 incongru, ne correspondant pas, qui n'a ni queue ni tête
網絡解釋
【解釋】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
【示例】只要人家拿他[魯老爺]一派臭恭維,就是~,他亦快樂。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六回
【近義詞】驢唇不對馬嘴、答非所問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牛頭不對馬嘴”的單字解釋
【牛】: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牛脾氣。牛哄哄。他的樣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頓的簡稱。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對】:同“對”。
【馬】:同“馬”。
【嘴】:1.口的通稱:張嘴。閉嘴。2.(嘴兒)形狀或作用像嘴的東西:瓶嘴兒。茶壺嘴兒。煙嘴兒。3.指說的話:嘴甜。別多嘴。
“牛頭不對馬嘴”的相關詞語
* 牛頭不對馬嘴的讀音是: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牛頭不對馬嘴的意思:【解釋】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示例】只要人家拿他[魯老爺]一派臭恭維,就是~,他亦快樂。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六回【近義詞】驢唇不對馬嘴、答非所問【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牛頭不對馬嘴 niútóu bù duì mǎzuǐ
[incongruous] 比喻答非所問或事物兩下不符
辭典解釋
牛頭不對馬嘴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ㄋㄧㄡˊ ㄊㄡˊ ㄅㄨˋ ㄉㄨㄟˋ ㄇㄚˇ ㄗㄨㄟˇ比喻答非所問或事情兩不相符。《官場現形記.第一六回》:「只要人家拿了他一派臭恭維,就是牛頭不對馬嘴,他亦快樂。」《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也作「牛頭不對馬面」。
近義詞
驢唇不對馬嘴英語 see 驢唇不對馬嘴|驢唇不對馬嘴[lu:2 chun2 bu4 dui4 ma3 zui3]
德語 in keinem Zusammenhang stehen (S)?, unvereinbar (Adj)?
法語 incongru, ne correspondant pas, qui n'a ni queue ni tête
【解釋】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
【示例】只要人家拿他[魯老爺]一派臭恭維,就是~,他亦快樂。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六回
【近義詞】驢唇不對馬嘴、答非所問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牛】: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牛脾氣。牛哄哄。他的樣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頓的簡稱。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對】:同“對”。
【馬】:同“馬”。
【嘴】:1.口的通稱:張嘴。閉嘴。2.(嘴兒)形狀或作用像嘴的東西:瓶嘴兒。茶壺嘴兒。煙嘴兒。3.指說的話:嘴甜。別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