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犒怎么讀 犒的意思

    “犒”字共有1個讀音: [kào]  
    犒
    漢字
    讀音 [kào]
    注音 ㄎㄠˋ
    部首 [牜]  牛字旁
    筆畫 總筆畫:14 部外:10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292
    其它編碼 五筆:tryk|cymk 倉頡:hqyrb 鄭碼:mbjl 四角:20527
    筆順編碼 31214125125251
    筆順筆畫 ノ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筆順名稱 撇 橫 豎 提 點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鉤 豎 橫折 橫

    犒字的意思

    用酒食或財物慰勞、獎勵:犒勞。犒賞。

    犒字的基本解釋

    kào ㄎㄠˋ


    用酒食或財物慰勞:犒勞。犒賞。犒師。

    英語 entertain victorious soldiers

    法語 rémunération en vivre ou en argent

    犒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kào

    〈動〉

    (形聲。從牛,高聲。本義:以牛酒宴餉兵士。泛指用酒食或財物慰勞) 同本義 [reward with gifts or money, food, drink etc.]

    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師。——《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論》。注:“牛羊曰犒。”

    又如:犒設(以酒食賞賜);犒軍(犒賞軍士);犒牛(勞軍的牛);犒功(犒賞有功之人)

    犒字的辭典解釋

    犒ㄎㄠˋkào 動

    慰勞、酬賞。如:「犒軍」、「犒勞」、「犒賞」。《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三國演義·第九回》:「允乃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

    康熙字典解釋

    犒【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苦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到切,??音靠。《玉篇》餉軍。《左傳·僖二十六年》齊孝公伐我北鄙,使展喜犒師。《註》勞齊師。《周禮·地官·牛人》軍事共其犒牛。《註》犒師之牛。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槀【卷六】【木部】

    木枯也。從木高聲。苦浩切

    說文解字注

    (槀)木枯也。枯槀、禾稾字古皆高在上。今字高在右。非也。凡潤其枯槀曰槀。如慰其勞苦曰勞。以膏潤物曰膏。尚書槀飫。周禮槀人。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槀禬之。義皆如是。鄭司農以漢字通之。於槀人曰。槀讀爲犒師之犒。主?食者、故謂之犒。於小行人曰。槀當爲犒。謂犒師也。葢漢時盛行犒字。故大鄭以今字易古字。此漢人釋經之法也。左傳、國語皆有犒字。左傳服注曰。以師枯槀。故饋之飲食。韋注國語曰。犒、勞也。計左、國皆本作槀。今本作犒者。亦漢人所改。如牛人。軍事共其犒牛。此必後鄭從大鄭所易也。小行人經文從大鄭易爲犒、而注之曰。故書犒作槀。今本則譌舛難讀矣。何注公羊曰、牛酒曰犒。高注淮南曰。酒肉曰餉。牛羊曰犒。漢?彰長碑又作勞?。許不錄犒?字者。許以槀爲正字。不取俗字也。從木。高聲。苦浩切。二部。鄭箋詩讀橋爲槀。

    犒字組詞

    犒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犒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