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的讀音 犯罪中止的意思
犯罪中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 犯
- 罪
- 中
- 止
“犯罪中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àn zuì zhōng zhǐ]
- 漢字注音:
- ㄈㄢˋ ㄗㄨㄟˋ ㄓㄨㄥ ㄓ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犯罪中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行為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如某甲故意殺人,刺了一刀未致死,忽然悔悟,棄刀而去;或更進而將被害人送往醫院搶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在犯罪結果發生以前;二是自動的,不是被迫的,這一點區別于犯罪未遂。對于中止犯罪的犯罪分子,應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網絡解釋
犯罪中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犯罪中止”的單字解釋
【犯】:1.抵觸;違犯:犯法。犯規。犯忌諱。眾怒難犯。2.侵犯:進犯。秋毫無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井水不犯河水。3.罪犯:主犯。盜竊犯。4.發作;發生(多指錯誤的或不好的事情):犯愁。犯錯誤。犯脾氣。他的胃病又犯了。5.姓。
【罪】: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攔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覽從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僅;只:這話你說過不止一次了。5.姓。
“犯罪中止”的相關詞語
“犯罪中止”造句
在第二章中,文章對共同犯罪中成立犯罪中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筆者首先通過綜合比較研究,得出構成犯罪中止的三個條件,即時間性,自動性,和有效性.
有效性是認定部分共犯人犯罪中止的剛性標準。
可以說,犯罪中止是現代文明的理念和現代刑法革新的產物,也是刑法理論發展的成果之一。
本文對以上問題進行了研討,以期對進一步豐富我國的犯罪中止理論和完善有關的刑事立法有所裨益。
作為犯罪的停止形態包括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
中止犯的成立條件不能混同于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
建議對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問題在立法上加以明確規定,以避免司法實踐中的擅斷。
在未完成形態中,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較為常見,也容易引起理論和實踐上爭議與分歧。
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侵害行為完全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
* 犯罪中止的讀音是:fàn zuì zhōng zhǐ,犯罪中止的意思:犯罪中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基本解釋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行為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如某甲故意殺人,刺了一刀未致死,忽然悔悟,棄刀而去;或更進而將被害人送往醫院搶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在犯罪結果發生以前;二是自動的,不是被迫的,這一點區別于犯罪未遂。對于中止犯罪的犯罪分子,應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犯罪中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犯】:1.抵觸;違犯:犯法。犯規。犯忌諱。眾怒難犯。2.侵犯:進犯。秋毫無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井水不犯河水。3.罪犯:主犯。盜竊犯。4.發作;發生(多指錯誤的或不好的事情):犯愁。犯錯誤。犯脾氣。他的胃病又犯了。5.姓。
【罪】:1.犯法的行為:罪大惡極。立功贖罪。2.過失:不應歸罪于人。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罪。待罪。4.苦難;痛苦:受罪。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攔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覽從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僅;只:這話你說過不止一次了。5.姓。
在第二章中,文章對共同犯罪中成立犯罪中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筆者首先通過綜合比較研究,得出構成犯罪中止的三個條件,即時間性,自動性,和有效性.
有效性是認定部分共犯人犯罪中止的剛性標準。
可以說,犯罪中止是現代文明的理念和現代刑法革新的產物,也是刑法理論發展的成果之一。
本文對以上問題進行了研討,以期對進一步豐富我國的犯罪中止理論和完善有關的刑事立法有所裨益。
作為犯罪的停止形態包括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
中止犯的成立條件不能混同于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
建議對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問題在立法上加以明確規定,以避免司法實踐中的擅斷。
在未完成形態中,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較為常見,也容易引起理論和實踐上爭議與分歧。
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侵害行為完全符合犯罪中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