猲怎么讀 猲的意思

漢字 | 猲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ㄝ|ㄏㄜˋ|ㄍㄜˊ|ㄏㄞˋ |
部首 | [犭] 反犬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獦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332 |
其它編碼 | 五筆:qtjn 倉頡:khapv 鄭碼:qmkr 四角:46227 |
筆順編碼 | 353251135345 |
筆順筆畫 | ノフノ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
筆順名稱 | 撇 彎鉤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點 豎折/豎彎 |
猲字的意思
猲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猲
xiē ㄒㄧㄝˉ
◎ 〔猲獢(xiāo)〕一種短嘴的獵狗。
其它字義
● 猲
hè ㄏㄜˋ
◎ 古同“嚇”,恐嚇,嚇唬。
其它字義
● 猲
gé ㄍㄜˊ
◎ 〔猲狚〕巨大的狼。
其它字義
● 猲
hài ㄏㄞˋ
◎ 狗的氣味。
英語 smoke or flames from fire; roast
德語 be?ngstigt, eingeschüchtert (Adj)
法語 terrifié,effrayé,apeuré,chien à petit museau
猲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猲 hè
〈動〉
(1) 通“喝”。威脅;嚇唬 [frighten]
恐猲良民。——《漢書·王莽傳》
(2) 又如:恐猲(恐嚇)
(3) 另見 xiē
其它字義
◎ 猲 xiē
〈名〉
(1) 短嘴的狗 [short-mouth dog]。如:猲猲(一種短嘴的獵狗)
(2) 另見 hè
猲字的辭典解釋
猲獢:一種短嘴的獵狗。《爾雅·釋畜》:「(犬)?長喙,獫;短喙,猲獢。」宋·邢昺·疏:「犬長口者名獫,短口者名猲獢。」
猲ㄏㄜˋhè動恐懼、害怕。《戰國策·秦策一》:「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韓、魏之議其后也。是故恫疑虛猲,高躍而不敢進。」
威嚇、恐嚇。《漢書·卷一五·王子侯表上》:「坐縛家吏恐猲受賕,棄市。」唐·顏師古·注:「猲謂以威力脅人也。」
康熙字典解釋
猲【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竭切,音歇。《說文》短喙犬也。《爾雅·釋畜》短蝝??獢。《詩·秦風》載獫??獢。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葛切,音喝。義同。《集韻》本作歇。或作??獦。
又《廣韻》恐也。《前漢·王子侯表》葛魁節侯寬,坐縛家吏,恐猲受賕棄市。
又《王莽傳》各爲權勢,恐??良民。《註》師古曰:??,以威力脅之也。音呼葛反。
又《廣韻》起法切《集韻》氣法切,??音姂。義同。或作??。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猲狙,巨狼。或作獦。
又《集韻》虛艾切,音餀。犬臭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猲【卷十】【犬部】
短喙犬也。從犬曷聲。《詩》曰:“載獫猲獢。”《爾雅》曰:“短喙犬謂之猲獢。”許謁切
說文解字注
(猲)猲獢、各本奪此二字。今依全書通例補。雙聲字也。短喙犬也。見釋嘼、毛詩傳。從犬。曷聲。許謁切。十五部。毛詩作歇。爾雅又作?。今爾雅釋文作獥。乃轉寫譌字也。詩釋文曰。說文音火遏反。詩曰。載獫猲獢。秦風四驖文。爾雅曰。短喙犬謂之猲獢。釋嘼文。此引詩、又引爾雅。可以證不?不來也、騋牝驪牝也二條皆有譌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