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喬的讀音 王子喬的意思
1.傳說中的仙人名。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鶴駐山頭,望之不可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又謂,王子喬曾至鍾山,獲《九化十變經》,以隱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終。其墓在景陵,戰國時有發其墓者,見一劍,正要取視,其劍忽然上飛去。事見《太平御覽》卷六六五。 2.古曲名。
- 王
- 子
- 喬
“王子喬”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áng zǐ qiáo]
- 漢字注音:
- ㄨㄤˊ ㄗˇ ㄑㄧㄠˊ
- 簡繁字形:
- 王子喬
- 是否常用:
- 否
“王子喬”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傳說中的仙人名。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鶴駐山頭,望之不可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又謂,王子喬曾至鍾山,獲《九化十變經》,以隱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終。其墓在景陵,戰國時有發其墓者,見一劍,正要取視,其劍忽然上飛去。事見《太平御覽》卷六六五。 2.古曲名。 辭典解釋
王子喬 wáng zǐ qiáo ㄨㄤˊ ㄗˇ ㄑㄧㄠˊ 神話傳說中的仙人。
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也稱為「王喬」、「王子晉」。
網絡解釋
“王子喬”的單字解釋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喬】:[qiáo]1.形容樹幹高大且樹枝往上盤旋的。《說文解字》:“喬,高而曲也。”《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詩》:“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2.罵人的話。惡劣的意思。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3.假裝、詐偽:“喬裝”、“喬扮”。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分明是長吁氣,喬說是歌遶畫梁飛。”4.矛柄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5.三國時吳國的大喬、小喬。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6.姓。如元代有喬吉。[jiāo]傲慢放肆。同“驕”:“喬志”、“喬忿”。
“王子喬”的相關詞語
* 王子喬的讀音是:wáng zǐ qiáo,王子喬的意思: 1.傳說中的仙人名。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鶴駐山頭,望之不可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又謂,王子喬曾至鍾山,獲《九化十變經》,以隱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終。其墓在景陵,戰國時有發其墓者,見一劍,正要取視,其劍忽然上飛去。事見《太平御覽》卷六六五。 2.古曲名。
基本解釋
1.傳說中的仙人名。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鶴駐山頭,望之不可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又謂,王子喬曾至鍾山,獲《九化十變經》,以隱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終。其墓在景陵,戰國時有發其墓者,見一劍,正要取視,其劍忽然上飛去。事見《太平御覽》卷六六五。 2.古曲名。辭典解釋
王子喬 wáng zǐ qiáo ㄨㄤˊ ㄗˇ ㄑㄧㄠˊ神話傳說中的仙人。
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也稱為「王喬」、「王子晉」。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喬】:[qiáo]1.形容樹幹高大且樹枝往上盤旋的。《說文解字》:“喬,高而曲也。”《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詩》:“中有喬松樹,使我長歎息。”2.罵人的話。惡劣的意思。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原來是個不曉事的喬男女。”3.假裝、詐偽:“喬裝”、“喬扮”。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分明是長吁氣,喬說是歌遶畫梁飛。”4.矛柄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5.三國時吳國的大喬、小喬。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6.姓。如元代有喬吉。[jiāo]傲慢放肆。同“驕”:“喬志”、“喬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