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的讀音 王常的意思
王常 王常(?~36年),字顏卿,潁川郡舞陽縣(今河南舞陽縣)人。東漢初年將領,云臺三十二將之一。 王莽末年,為弟報仇,逃亡江夏。后來加入綠林軍,擔任偏將,攻打鄰縣。23年,更始帝即位,以為廷尉、大將軍,封知命侯。更始帝建都長安,命署南陽太守事務,自行生殺賞罰大權,晉封鄧王,賜姓劉氏。 更始帝失敗后,歸附光武帝劉秀,擔任左曹,封山桑侯。受命攻打鄧奉、董欣,平定各處屯聚軍隊。29年,攻下湖陵,打敗蘇茂和龐萌,又與騎都尉王霸平定沛郡亂賊。30年,西屯長安,抵御隗囂。31年,拜橫野大將軍,地位高于其他將領。分兵打敗隗囂屬將高峻,揮師逼降羌人各部武裝。公元33年,北上屯兵故安,抵御盧芳。公元36年,在屯所去世,謚號為節。 概述圖片來源:
- 王
- 常
“王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áng cháng]
- 漢字注音:
- ㄨㄤˊ ㄔㄤ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王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天子用的太常旗。
網絡解釋
王常
王常(?~36年),字顏卿,潁川郡舞陽縣(今河南舞陽縣)人。東漢初年將領,云臺三十二將之一。
王莽末年,為弟報仇,逃亡江夏。后來加入綠林軍,擔任偏將,攻打鄰縣。23年,更始帝即位,以為廷尉、大將軍,封知命侯。更始帝建都長安,命署南陽太守事務,自行生殺賞罰大權,晉封鄧王,賜姓劉氏。
更始帝失敗后,歸附光武帝劉秀,擔任左曹,封山桑侯。受命攻打鄧奉、董欣,平定各處屯聚軍隊。29年,攻下湖陵,打敗蘇茂和龐萌,又與騎都尉王霸平定沛郡亂賊。30年,西屯長安,抵御隗囂。31年,拜橫野大將軍,地位高于其他將領。分兵打敗隗囂屬將高峻,揮師逼降羌人各部武裝。公元33年,北上屯兵故安,抵御盧芳。公元36年,在屯所去世,謚號為節。
概述圖片來源:
“王常”的單字解釋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識。常態。2.不變的;固定的:常數。冬夏常青。3.時常;常常:常來常往。我們常見面。4.指倫常:三綱五常。5.姓。
“王常”的相關詞語
* 王常的讀音是:wáng cháng,王常的意思:王常 王常(?~36年),字顏卿,潁川郡舞陽縣(今河南舞陽縣)人。東漢初年將領,云臺三十二將之一。 王莽末年,為弟報仇,逃亡江夏。后來加入綠林軍,擔任偏將,攻打鄰縣。23年,更始帝即位,以為廷尉、大將軍,封知命侯。更始帝建都長安,命署南陽太守事務,自行生殺賞罰大權,晉封鄧王,賜姓劉氏。 更始帝失敗后,歸附光武帝劉秀,擔任左曹,封山桑侯。受命攻打鄧奉、董欣,平定各處屯聚軍隊。29年,攻下湖陵,打敗蘇茂和龐萌,又與騎都尉王霸平定沛郡亂賊。30年,西屯長安,抵御隗囂。31年,拜橫野大將軍,地位高于其他將領。分兵打敗隗囂屬將高峻,揮師逼降羌人各部武裝。公元33年,北上屯兵故安,抵御盧芳。公元36年,在屯所去世,謚號為節。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解釋
天子用的太常旗。王常
王常(?~36年),字顏卿,潁川郡舞陽縣(今河南舞陽縣)人。東漢初年將領,云臺三十二將之一。王莽末年,為弟報仇,逃亡江夏。后來加入綠林軍,擔任偏將,攻打鄰縣。23年,更始帝即位,以為廷尉、大將軍,封知命侯。更始帝建都長安,命署南陽太守事務,自行生殺賞罰大權,晉封鄧王,賜姓劉氏。
更始帝失敗后,歸附光武帝劉秀,擔任左曹,封山桑侯。受命攻打鄧奉、董欣,平定各處屯聚軍隊。29年,攻下湖陵,打敗蘇茂和龐萌,又與騎都尉王霸平定沛郡亂賊。30年,西屯長安,抵御隗囂。31年,拜橫野大將軍,地位高于其他將領。分兵打敗隗囂屬將高峻,揮師逼降羌人各部武裝。公元33年,北上屯兵故安,抵御盧芳。公元36年,在屯所去世,謚號為節。
概述圖片來源:
【王】:[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常】:1.一般;普通;平常:常人。常識。常態。2.不變的;固定的:常數。冬夏常青。3.時常;常常:常來常往。我們常見面。4.指倫常:三綱五常。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