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龍活虎的讀音 生龍活虎的意思
【解釋】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杰一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后,如生龍活虎一般,殺入陣去。”【近義詞】生氣勃勃、龍騰虎躍【反義詞】老氣橫秋、死氣沉沉【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 生
- 龍
- 活
- 虎
“生龍活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漢字注音:
- ㄕㄥ ㄌㄨㄥˊ ㄏㄨㄛˊ ㄏㄨˇ
- 簡繁字形:
- 生龍活虎
- 是否常用:
- 否
“生龍活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生龍活虎 shēnglóng-huóhǔ
[doughty as a dragon and lively as a tiger;be full of vim and vigour] 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潑矯健、生氣勃勃
這哪像我那生龍活虎的爸爸呀!——《一封終于發出的信》
辭典解釋
生龍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ㄕㄥ ㄌㄨㄥˊ ㄏㄨㄛˊ ㄏㄨˇ 比喻活潑勇猛,生氣勃勃。
《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公子見父親教訓,也不敢辯說他怎生的生龍活虎一般。」
《花月痕.第一二回》:「采秋是個生龍活虎般的女子。」
近義詞
龍騰虎躍,生氣勃勃反義詞
沒精打采,死氣沉沉,奄奄一息英語 lit. lively dragon and animated tiger (idiom)?, fig. vigorous and lively
德語 energiegeladen (Adj)?
法語 (expr. idiom.)? aussi vif et ardent qu'un tigre ou un dragon, d'une vivacité extrême, être plein de dynamisme, alerte, vif, intrépide
網絡解釋
【解釋】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杰一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后,如生龍活虎一般,殺入陣去。”
【近義詞】生氣勃勃、龍騰虎躍
【反義詞】老氣橫秋、死氣沉沉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生龍活虎”的單字解釋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對):活人。活到老,學到老。魚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狀態下:活捉。3.維持生命;救活:養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動;靈活:活水。活結。活頁。活塞。5.生動活潑;不死板:活氣。活躍。這一段描寫得很活。6.真正;簡直:活現。這孩子說話活像個大人。7.工作(一般指體力勞動的,屬于工農業生產或修理服務性質的):細活。重活。莊稼活。干活兒。8.產品;制成品:出活兒。箱子上配著銅活。這一批活兒做得很好。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生龍活虎”的相關詞語
* 生龍活虎的讀音是:shēng lóng huó hǔ,生龍活虎的意思:【解釋】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杰一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后,如生龍活虎一般,殺入陣去。”【近義詞】生氣勃勃、龍騰虎躍【反義詞】老氣橫秋、死氣沉沉【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生龍活虎 shēnglóng-huóhǔ
[doughty as a dragon and lively as a tiger;be full of vim and vigour] 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潑矯健、生氣勃勃
這哪像我那生龍活虎的爸爸呀!——《一封終于發出的信》
辭典解釋
生龍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ㄕㄥ ㄌㄨㄥˊ ㄏㄨㄛˊ ㄏㄨˇ比喻活潑勇猛,生氣勃勃。
《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公子見父親教訓,也不敢辯說他怎生的生龍活虎一般。」
《花月痕.第一二回》:「采秋是個生龍活虎般的女子。」
近義詞
龍騰虎躍,生氣勃勃反義詞
沒精打采,死氣沉沉,奄奄一息英語 lit. lively dragon and animated tiger (idiom)?, fig. vigorous and lively
德語 energiegeladen (Adj)?
法語 (expr. idiom.)? aussi vif et ardent qu'un tigre ou un dragon, d'une vivacité extrême, être plein de dynamisme, alerte, vif, intrépide
【解釋】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杰一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后,如生龍活虎一般,殺入陣去。”
【近義詞】生氣勃勃、龍騰虎躍
【反義詞】老氣橫秋、死氣沉沉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對):活人。活到老,學到老。魚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狀態下:活捉。3.維持生命;救活:養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動;靈活:活水。活結。活頁。活塞。5.生動活潑;不死板:活氣。活躍。這一段描寫得很活。6.真正;簡直:活現。這孩子說話活像個大人。7.工作(一般指體力勞動的,屬于工農業生產或修理服務性質的):細活。重活。莊稼活。干活兒。8.產品;制成品:出活兒。箱子上配著銅活。這一批活兒做得很好。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