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齊的讀音 田齊的意思
田齊 (中國古代戰國時期諸侯國)田齊:周朝諸侯國之一,都臨淄。戰國時期,齊相田和“遷齊康公呂貸于海濱”,通過魏文侯的幫助,得到周天子承認,列為諸侯,建立了田齊,史稱“田氏代齊”。《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田完(又稱田敬仲、陳完)家族以及田齊的興衰史。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殺死齊簡公,擁立齊平公,自任相國,擴大封邑,從此齊國由田氏專權。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于民,民愛之。”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并于公元前386年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 公元前353年,齊大敗魏軍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于馬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齊湣王十三年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齊湣王相約共同稱帝,秦昭王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70余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公元前279年,田單收復失地。但齊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 田齊傳至齊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被秦所滅。田榮、田橫等人于公元前208年復國,至前202年田橫自殺,齊被劉邦所滅。
- 田
- 齊
“田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ián qí]
- 漢字注音:
- ㄊㄧㄢˊ ㄑㄧˊ
- 簡繁字形:
- 田齊
- 是否常用:
- 否
“田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周初,齊國原為姜姓。春秋末,田氏奪得政權,世稱田齊。其先人陳完為陳國厲公之子,因陳國發生變亂投奔齊國,改姓田。后田氏子孫世代為齊卿,逐漸奪得齊國政權。周安王時列為諸侯。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辭典解釋
田齊 tián qí ㄊㄧㄢˊ ㄑㄧˊ 戰國時田氏篡齊,世稱「田齊」。周初,齊國原為姜姓,而田氏子孫世為齊卿,周安王時始列為諸侯,至桓公時并齊,是為田齊。
網絡解釋
田齊 (中國古代戰國時期諸侯國)
田齊:周朝諸侯國之一,都臨淄。戰國時期,齊相田和“遷齊康公呂貸于海濱”,通過魏文侯的幫助,得到周天子承認,列為諸侯,建立了田齊,史稱“田氏代齊”。《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田完(又稱田敬仲、陳完)家族以及田齊的興衰史。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殺死齊簡公,擁立齊平公,自任相國,擴大封邑,從此齊國由田氏專權。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于民,民愛之。”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并于公元前386年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
公元前353年,齊大敗魏軍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于馬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齊湣王十三年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齊湣王相約共同稱帝,秦昭王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70余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公元前279年,田單收復失地。但齊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
田齊傳至齊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被秦所滅。田榮、田橫等人于公元前208年復國,至前202年田橫自殺,齊被劉邦所滅。
“田齊”的單字解釋
【田】: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2.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專用于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3.同“佃(tián)”。4.同“畋”。
“田齊”的相關詞語
* 田齊的讀音是:tián qí,田齊的意思:田齊 (中國古代戰國時期諸侯國)田齊:周朝諸侯國之一,都臨淄。戰國時期,齊相田和“遷齊康公呂貸于海濱”,通過魏文侯的幫助,得到周天子承認,列為諸侯,建立了田齊,史稱“田氏代齊”。《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田完(又稱田敬仲、陳完)家族以及田齊的興衰史。 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殺死齊簡公,擁立齊平公,自任相國,擴大封邑,從此齊國由田氏專權。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于民,民愛之。”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并于公元前386年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 公元前353年,齊大敗魏軍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于馬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齊湣王十三年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齊湣王相約共同稱帝,秦昭王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70余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公元前279年,田單收復失地。但齊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 田齊傳至齊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被秦所滅。田榮、田橫等人于公元前208年復國,至前202年田橫自殺,齊被劉邦所滅。
基本解釋
1.周初,齊國原為姜姓。春秋末,田氏奪得政權,世稱田齊。其先人陳完為陳國厲公之子,因陳國發生變亂投奔齊國,改姓田。后田氏子孫世代為齊卿,逐漸奪得齊國政權。周安王時列為諸侯。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辭典解釋
田齊 tián qí ㄊㄧㄢˊ ㄑㄧˊ戰國時田氏篡齊,世稱「田齊」。周初,齊國原為姜姓,而田氏子孫世為齊卿,周安王時始列為諸侯,至桓公時并齊,是為田齊。
田齊 (中國古代戰國時期諸侯國)
田齊:周朝諸侯國之一,都臨淄。戰國時期,齊相田和“遷齊康公呂貸于海濱”,通過魏文侯的幫助,得到周天子承認,列為諸侯,建立了田齊,史稱“田氏代齊”。《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田完(又稱田敬仲、陳完)家族以及田齊的興衰史。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殺死齊簡公,擁立齊平公,自任相國,擴大封邑,從此齊國由田氏專權。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于民,民愛之。”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并于公元前386年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
公元前353年,齊大敗魏軍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于馬陵。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齊湣王十三年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齊湣王相約共同稱帝,秦昭王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70余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公元前279年,田單收復失地。但齊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
田齊傳至齊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被秦所滅。田榮、田橫等人于公元前208年復國,至前202年田橫自殺,齊被劉邦所滅。
【田】: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2.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專用于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3.同“佃(tián)”。4.同“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