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縣的讀音 畿縣的意思
畿縣 舊稱京都近旁的縣份。《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畿縣令各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資治通鑒·唐代宗廣德元年》:“ 白孝德 與 邠寧 節度使 張蘊琦 將兵屯畿縣, 子儀 召之入城,京畿遂安。” 胡三省 注:“ 京兆 府管二十縣, 萬年 、 長安 為赤縣,馀縣皆為畿縣。” 宋 曾鞏 《史館申請三道札子》:“欲乞京畿,委 開封 知府及畿縣知縣,在外委逐路監司、州縣長吏,博加求訪。”
- 畿
- 縣
“畿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 xiàn]
- 漢字注音:
- ㄐㄧ ㄒㄧㄢˋ
- 簡繁字形:
- 畿縣
- 是否常用:
- 否
“畿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舊稱京都近旁的縣份。 辭典解釋
畿縣 jī xiàn ㄐㄧ ㄒㄧㄢˋ 京城附近的縣城。
《資治通鑒.卷二二三.唐紀二十三.代宗永泰元年》:「奈何負約,深入吾地,侵逼畿縣?」
網絡解釋
畿縣
舊稱京都近旁的縣份。《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畿縣令各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資治通鑒·唐代宗廣德元年》:“ 白孝德 與 邠寧 節度使 張蘊琦 將兵屯畿縣, 子儀 召之入城,京畿遂安。” 胡三省 注:“ 京兆 府管二十縣, 萬年 、 長安 為赤縣,馀縣皆為畿縣。” 宋 曾鞏 《史館申請三道札子》:“欲乞京畿,委 開封 知府及畿縣知縣,在外委逐路監司、州縣長吏,博加求訪。”
“畿縣”的單字解釋
【畿】:國都附近的地區:京畿。畿輔。
【縣】:[xiàn]1.古稱天子所居之地。2.地方行政區劃名。3.謂以其地為縣。4.引申為侵占別國土地。5.縣官。6.特指赤縣。[xuán]1.掛。2.古稱懸掛的樂器,如鐘磬等。3.懸鐘磬之具。4.維繫;拴繫;繫聯。5.差距;遠。6.揭示;頒立。7.懸賞。8.秤錘。9.稱量;衡量。10.祭名。11.姓。
“畿縣”的相關詞語
* 畿縣的讀音是:jī xiàn,畿縣的意思:畿縣 舊稱京都近旁的縣份。《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畿縣令各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資治通鑒·唐代宗廣德元年》:“ 白孝德 與 邠寧 節度使 張蘊琦 將兵屯畿縣, 子儀 召之入城,京畿遂安。” 胡三省 注:“ 京兆 府管二十縣, 萬年 、 長安 為赤縣,馀縣皆為畿縣。” 宋 曾鞏 《史館申請三道札子》:“欲乞京畿,委 開封 知府及畿縣知縣,在外委逐路監司、州縣長吏,博加求訪。”
基本解釋
舊稱京都近旁的縣份。辭典解釋
畿縣 jī xiàn ㄐㄧ ㄒㄧㄢˋ京城附近的縣城。
《資治通鑒.卷二二三.唐紀二十三.代宗永泰元年》:「奈何負約,深入吾地,侵逼畿縣?」
畿縣
舊稱京都近旁的縣份。《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畿縣令各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資治通鑒·唐代宗廣德元年》:“ 白孝德 與 邠寧 節度使 張蘊琦 將兵屯畿縣, 子儀 召之入城,京畿遂安。” 胡三省 注:“ 京兆 府管二十縣, 萬年 、 長安 為赤縣,馀縣皆為畿縣。” 宋 曾鞏 《史館申請三道札子》:“欲乞京畿,委 開封 知府及畿縣知縣,在外委逐路監司、州縣長吏,博加求訪。”【畿】:國都附近的地區:京畿。畿輔。
【縣】:[xiàn]1.古稱天子所居之地。2.地方行政區劃名。3.謂以其地為縣。4.引申為侵占別國土地。5.縣官。6.特指赤縣。[xuán]1.掛。2.古稱懸掛的樂器,如鐘磬等。3.懸鐘磬之具。4.維繫;拴繫;繫聯。5.差距;遠。6.揭示;頒立。7.懸賞。8.秤錘。9.稱量;衡量。10.祭名。11.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