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發凡舉例的讀音 發凡舉例的意思

    辭典解釋發凡舉例  fā fán jǔ lì     加以分類,并予舉例,說明全書通例。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四.纂修》:「高帝以宋濂為翰林學士,令總修元史。時編摩之士,皆山林布衣,發凡舉例,一仰于濂。」也作「舉例發凡」。
    • fán

    “發凡舉例”的讀音

    拼音讀音
    [fā fán jǔ lì]
    漢字注音:
    ㄈㄚ ㄈㄢˊ ㄐㄩˇ ㄌㄧˋ
    簡繁字形:
    發凡舉例
    是否常用:

    “發凡舉例”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發凡舉例  fā fán jǔ lì  ㄈㄚ ㄈㄢˊ ㄐㄩˇ ㄌㄧˋ  

    加以分類,并予舉例,說明全書通例。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四.纂修》:「高帝以宋濂為翰林學士,令總修元史。時編摩之士,皆山林布衣,發凡舉例,一仰于濂。」也作「舉例發凡」。

    網絡解釋

    “發凡舉例”的單字解釋

    】: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話中稱人世間: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滿十八歲公民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5.總共:不知凡幾。全書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發凡。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4”。見〖工尺〗。
    】: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1.用來說明情況的或可作依據的事物:舉例。援例。2.規則:條例。3.按條例規定的;照成規進行的:例會。例行公事。

    “發凡舉例”的相關詞語

    * 發凡舉例的讀音是:fā fán jǔ lì,發凡舉例的意思:辭典解釋發凡舉例  fā fán jǔ lì     加以分類,并予舉例,說明全書通例。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四.纂修》:「高帝以宋濂為翰林學士,令總修元史。時編摩之士,皆山林布衣,發凡舉例,一仰于濂。」也作「舉例發凡」。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