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釐纓的讀音 白冠釐纓的意思
白冠厘纓 bái guān lí yīng 白冠厘纓 用獸尾作纓的白帽。古代大夫觸犯五刑,則戴之,表示自己有罪。《孔子家語·五刑》:“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則白冠厘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亦作“ 白冠牦纓 ”。 漢 賈誼 《新書·階級》:“故其在大譴大訶之域者,聞譴訶,則白冠牦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其罪矣,上弗使執縛系引而行也。”
- 白
- 冠
- 釐
- 纓
“白冠釐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ái guān lí yīng]
- 漢字注音:
- ㄅㄞˊ ㄍㄨㄢ ㄌㄧˊ ㄧㄥ
- 簡繁字形:
- 白冠厘纓
- 是否常用:
- 否
“白冠釐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用獸尾作纓的白帽。古代大夫觸犯五刑﹐則戴之﹐表示自己有罪。
網絡解釋
白冠厘纓
bái guān lí yīng ㄅㄞˊ ㄍㄨㄢ ㄌㄧˊ ㄧㄥ
白冠厘纓
用獸尾作纓的白帽。古代大夫觸犯五刑,則戴之,表示自己有罪。《孔子家語·五刑》:“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則白冠厘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亦作“ 白冠牦纓 ”。 漢 賈誼 《新書·階級》:“故其在大譴大訶之域者,聞譴訶,則白冠牦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其罪矣,上弗使執縛系引而行也。”
“白冠釐纓”的單字解釋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纓】:同“纓”。
“白冠釐纓”的相關詞語
* 白冠釐纓的讀音是:bái guān lí yīng,白冠釐纓的意思:白冠厘纓 bái guān lí yīng 白冠厘纓 用獸尾作纓的白帽。古代大夫觸犯五刑,則戴之,表示自己有罪。《孔子家語·五刑》:“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則白冠厘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亦作“ 白冠牦纓 ”。 漢 賈誼 《新書·階級》:“故其在大譴大訶之域者,聞譴訶,則白冠牦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其罪矣,上弗使執縛系引而行也。”
基本解釋
用獸尾作纓的白帽。古代大夫觸犯五刑﹐則戴之﹐表示自己有罪。白冠厘纓
bái guān lí yīng ㄅㄞˊ ㄍㄨㄢ ㄌㄧˊ ㄧㄥ白冠厘纓
用獸尾作纓的白帽。古代大夫觸犯五刑,則戴之,表示自己有罪。《孔子家語·五刑》:“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則白冠厘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亦作“ 白冠牦纓 ”。 漢 賈誼 《新書·階級》:“故其在大譴大訶之域者,聞譴訶,則白冠牦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其罪矣,上弗使執縛系引而行也。”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纓】:同“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