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白渠的讀音 白渠的意思

    白渠 白渠建于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為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因人而名,故名白渠。這是繼鄭國渠之后又一條引涇水的重要工程。它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入渭河, 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頃 (《漢書·溝恤志》)。該渠在鄭國渠之南,兩渠走向大體相同,白渠經涇陽、三原、高陵等縣至下邽(今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注入渭水,而鄭國渠的下游注入洛水。
    • bái

    “白渠”的讀音

    拼音讀音
    [bái qú]
    漢字注音:
    ㄅㄞˊ ㄑㄩˊ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白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漢宮觀名。 2.漢代關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在今陜西省境。漢白公所開﹐故名。

    辭典解釋

    白渠  bái qú  ㄅㄞˊ ㄑㄩˊ  

    漢武帝太始二年所開鑿的人工灌溉渠道。位于關中平原,自谷口南流至櫟陽,注入渭水,長約二百里,灌溉面積高達四五○○頃。唐朝分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自西元一九三○年后,改筑涇惠渠。
    《漢書.卷二九.溝洫志》:「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頃,因名曰:『白渠』。」

    網絡解釋

    白渠

    白渠建于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為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因人而名,故名白渠。這是繼鄭國渠之后又一條引涇水的重要工程。它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入渭河, 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頃 (《漢書·溝恤志》)。該渠在鄭國渠之南,兩渠走向大體相同,白渠經涇陽、三原、高陵等縣至下邽(今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注入渭水,而鄭國渠的下游注入洛水。

    “白渠”的單字解釋

    】: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qú]1.水道,特指人工開的河道或水溝:渠道(亦指途徑,門路)。溝渠。2.大:渠帥。渠魁(首領)。3.方言,他:渠儂(他,他們)。渠輩。4.車輞,古代車輪的外圈。[jù]豈:“掾部渠有其人乎?”

    “白渠”的相關詞語

    * 白渠的讀音是:bái qú,白渠的意思:白渠 白渠建于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為是趙中大夫白公的建議,因人而名,故名白渠。這是繼鄭國渠之后又一條引涇水的重要工程。它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入渭河, 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頃 (《漢書·溝恤志》)。該渠在鄭國渠之南,兩渠走向大體相同,白渠經涇陽、三原、高陵等縣至下邽(今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注入渭水,而鄭國渠的下游注入洛水。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