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盩怎么讀 盩的意思

    “盩”字共有2個讀音: [zhōu]   [chóu]  
    盩
    漢字
    讀音 [zhōu]
    [chóu]
    注音 ㄓㄡ|ㄔㄡˊ
    部首 [皿]  皿字底
    筆畫 總筆畫:17 部外:12
    異體字 ?? ?? ?? ?? ?? ??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6E9
    其它編碼 五筆:fufl 倉頡:gkbt 鄭碼:buml 四角:48102
    筆順編碼 12143112313425221
    筆順筆畫 一丨一丶ノ一一丨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筆順名稱 橫 豎 橫 點 撇 橫 橫 豎 撇 橫 撇 捺 豎 橫折 豎 豎 橫

    盩字的意思

    [zhōu]

    〔盩厔(zhì)〕縣名,在中國陜西省。今作周至。

    [chóu]

    〔諸盩〕中國周先公名。

    盩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ōu ㄓㄡˉ

     ◎ 〔盩厔(zhì)〕縣名,在中國陜西省。今作周至。

    其它字義


    chóu ㄔㄡˊ

     ◎ 〔諸盩〕中國周先公名。

    英語

    callus

    盩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zhōu

    〈形〉

    (1) 山或水盤曲貌。 [bent]。如:盩厔(山水盤曲的樣子)

    (2) 乖;悖 [perrerse;eccentric]。如:盩戾(乖戾,悖謬);盩電(乖戾暴躁)

    盩字的辭典解釋

    盩ㄓㄡzhōu動

    引擊。《說文解字·?部》:「盩,引擊也。」清·段玉裁·注:「引而擊之也。」

    康熙字典解釋

    盩【午集中】【皿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韻會》??張流切,音輈。《說文》引擊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有盩厔縣,今屬陝西西安府。《正字通》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名縣。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詩傳》諸盩,太王古公父名。

    又《集韻》??留切,胄平聲。義同。

    又《字彙補》古抽字。《呂氏春秋》涉血盩肝以求之。《說文》本作??,從?攴,見血也。《字彙》誤載皿部。

    又譌作??,分二音二義,??非。《字彙補》譌作??,尤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盩【卷十】【幸部】

    引擊也。從幸、攴,見血也。扶風有盩厔縣。張流切

    說文解字注

    (盩)引擊也。引而擊之也。從?攴見血也。會意。張流切。三部。今隷作盩。扶風有盩庢縣。說者曰。山曲曰盩。水曲曰庢。按卽周旋、折旋字之叚借也。在今陝西西安府盩庢縣東三十里、地名終南鎭。元和郡縣志終南縣城卽漢盩庢故城也。庢俗作厔。非。

    盩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盩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