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提並論的讀音 相提並論的意思
【解釋】相提:相對照;并:齊。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并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示例】二者~,則陳張兩公之捐軀殉難,均有所迫而然也。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近義詞】混為一談、同日而語【反義詞】一分為二【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相
- 提
- 並
- 論
“相提並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āng tí bìng lùn]
- 漢字注音:
- ㄒㄧㄤ ㄊㄧˊ ㄅㄧㄥˋ ㄌㄨㄣˋ
- 簡繁字形:
- 相提并論
- 是否常用:
- 否
“相提並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相提并論 xiāngtí-bìnglùn
[mention in the same breath;place on a par;regard as in the same category with] 把截然不同或不是一個性質的人或事物擺在一起進行評論
他們把善良與不幸相提并論
辭典解釋
相提并論 xiāng tí bìng lùn ㄒㄧㄤ ㄊㄧˊ ㄅㄧㄥˋ ㄌㄨㄣˋ 把性質、情況相似的人物或事件放在一起討論或同等看待。
如:「此一時,彼一時,怎么可以相提并論?」
近義詞
等量齊觀,同日而語,混為一談英語 to discuss two disparate things together (idiom)?; to mention on equal terms, to place on a par with, (often with negatives: impossible to mention X in the same breath as Y)?
德語 jemanden mit jemanden auf die gleiche Stufe stellen
法語 (expr. idiom.)? discuter de deux choses disparates ensemble, parler d'égal à égal, placer sur un pied d'égalité avec
網絡解釋
【解釋】相提:相對照;并:齊。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并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示例】二者~,則陳張兩公之捐軀殉難,均有所迫而然也。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近義詞】混為一談、同日而語
【反義詞】一分為二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相提並論”的單字解釋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提】:[tí]1.垂手拿著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2.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3.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4.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5.率領,調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貨。7.漢字筆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師帥執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備。[dǐ]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並】:同“并”。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相提並論”的相關詞語
* 相提並論的讀音是:xiāng tí bìng lùn,相提並論的意思:【解釋】相提:相對照;并:齊。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并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示例】二者~,則陳張兩公之捐軀殉難,均有所迫而然也。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近義詞】混為一談、同日而語【反義詞】一分為二【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相提并論 xiāngtí-bìnglùn
[mention in the same breath;place on a par;regard as in the same category with] 把截然不同或不是一個性質的人或事物擺在一起進行評論
他們把善良與不幸相提并論
辭典解釋
相提并論 xiāng tí bìng lùn ㄒㄧㄤ ㄊㄧˊ ㄅㄧㄥˋ ㄌㄨㄣˋ把性質、情況相似的人物或事件放在一起討論或同等看待。
如:「此一時,彼一時,怎么可以相提并論?」
近義詞
等量齊觀,同日而語,混為一談英語 to discuss two disparate things together (idiom)?; to mention on equal terms, to place on a par with, (often with negatives: impossible to mention X in the same breath as Y)?
德語 jemanden mit jemanden auf die gleiche Stufe stellen
法語 (expr. idiom.)? discuter de deux choses disparates ensemble, parler d'égal à égal, placer sur un pied d'égalité avec
【解釋】相提:相對照;并:齊。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并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示例】二者~,則陳張兩公之捐軀殉難,均有所迫而然也。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近義詞】混為一談、同日而語
【反義詞】一分為二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提】:[tí]1.垂手拿著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2.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3.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4.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5.率領,調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貨。7.漢字筆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師帥執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備。[dǐ]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並】:同“并”。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