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方觀民的讀音 省方觀民的意思
辭典解釋省方觀民 xǐng fāng guān mín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易經.觀卦.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清史稿.卷八九.禮志八》:「皇帝省方觀民,特舉時巡盛典。」也作「省方觀俗」、「省俗觀風」。
- 省
- 方
- 觀
- 民
“省方觀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ǐng fāng guān mín]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ˇ ㄈㄤ ㄍㄨㄢ ㄇㄧㄣˊ
- 簡繁字形:
- 省方觀民
- 是否常用:
- 否
“省方觀民”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省方觀民 xǐng fāng guān mín ㄒㄧㄥˇ ㄈㄤ ㄍㄨㄢ ㄇㄧㄣˊ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易經.觀卦.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清史稿.卷八九.禮志八》:「皇帝省方觀民,特舉時巡盛典。」也作「省方觀俗」、「省俗觀風」。
網絡解釋
“省方觀民”的單字解釋
【省】:[shěng]1.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是地方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域,直屬中央。省下設若干市、縣。2.指省會:進省開會。3.減免;節約。與“費”相對:省一道工序。省錢。4.簡略:省稱。省寫。5.古官署名:尚書省。中書省。[xǐng]1.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反省。2.覺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問候(多指對長輩、親屬):省親。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省方觀民”的相關詞語
* 省方觀民的讀音是:xǐng fāng guān mín,省方觀民的意思:辭典解釋省方觀民 xǐng fāng guān mín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易經.觀卦.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清史稿.卷八九.禮志八》:「皇帝省方觀民,特舉時巡盛典。」也作「省方觀俗」、「省俗觀風」。
辭典解釋
省方觀民 xǐng fāng guān mín ㄒㄧㄥˇ ㄈㄤ ㄍㄨㄢ ㄇㄧㄣˊ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易經.觀卦.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清史稿.卷八九.禮志八》:「皇帝省方觀民,特舉時巡盛典。」也作「省方觀俗」、「省俗觀風」。
【省】:[shěng]1.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是地方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域,直屬中央。省下設若干市、縣。2.指省會:進省開會。3.減免;節約。與“費”相對:省一道工序。省錢。4.簡略:省稱。省寫。5.古官署名:尚書省。中書省。[xǐng]1.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反省。2.覺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問候(多指對長輩、親屬):省親。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