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怎么讀 礬的意思
“礬”字共有1個讀音:
[fán]

漢字 | 礬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ㄢˊ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3 |
異體字 | 礬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礬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7FE |
其它編碼 | 五筆:dmyy|dwyy 倉頡:mrhni 鄭碼:gqda 四角:17610 |
筆順編碼 | 13251354 |
筆順筆畫 | 一ノ丨フ一ノフ丶 |
筆順名稱 |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撇 橫折彎鉤/橫斜鉤 點 |
礬字的意思
某些金屬的含水硫酸鹽或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硫酸鹽結合成的含水復鹽,如明礬、膽礬、綠礬。
礬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礬
(礬)
fán ㄈㄢˊ
◎ 含水復鹽的一類,是某些金屬硫酸鹽的含水結晶。最常見的是“明礬”,亦稱“白礬”。
英語 alum
德語 Alaun (ein Salz)? (S, Chem)
法語 alun
礬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礬
礬 fán
〈名〉
(1) 各種金屬(如銅、鐵、鋅)的硫酸鹽,尤指具有玻璃質狀態表面或光澤的該種硫酸鹽的水合物 [vitriol]。如:礬山(宋代士大夫暑月宴客,堆明礬于盤中,置席上以像冰雪,稱為“礬山”);礬水(溶明礬的水);礬粉(脫膠的明礬粉末);礬書(用明礬水寫的保密書信)
(2) 鋁的氧化物Al 2 O 3 [alumina]。如:礬土
礬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礬【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5畫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礬石。《山海經》女牀山,其隂多涅石。《郭註》礬石也。楚人名涅石,秦人名羽涅。《韻會》一名羽澤,有靑白黃黑絳五種。
又山礬,花名。《正字通》俗名椗花,木高數尺,葉密枝肥,冬不凋,花白而香。一名瑒花。黃庭堅曰:江南野中椗花,土人採葉燒灰,染紫爲黝,不借礬而成。因易名爲山礬。韻會譌爲鄭花,且云卽唐玉蘂花,謬也。
說文解字解釋
礬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礬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