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怎么讀 祛的意思

漢字 | 祛 |
---|---|
讀音 |
|
注音 | ㄑㄩ |
部首 | [礻] 示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5 |
異體字 | 佉 袪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95B |
其它編碼 | 五筆:pyfc 倉頡:ifgi 鄭碼:wsbz 四角:34232 |
筆順編碼 | 452412154 |
筆順筆畫 | 丶フ丨丶一丨一フ丶 |
筆順名稱 | 點 橫撇/橫鉤 豎 點 橫 豎 橫 撇折 點 |
祛字的意思
祛除:祛痰。祛暑。祛疑。
祛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祛
qū ㄑㄩˉ
◎ 除去,驅逐:祛暑。祛瘀。祛風。
英語 expel, disperse, exorcise
德語 bewegen, exerzieren
法語 dissiper,chasser (au loin)?
祛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祛 qū
〈動〉
(1) 祭神以求去禍除災 [exorcise;expiate]
祛,去也。——《廣韻·釋詁二》
惑祛吝亦泯——《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
(2) 又如:祛邪(驅除邪惡);祛退(驅除);祛逐(驅逐邪妖、災異);祛褪(驅除);祛機(驅除機心);祛蠹除奸(驅除禍害,消除奸佞)
(3) 除去;消除 [dispel;remove;drive away]。如:祛妄(除去虛妄);祛蠹(除去禍害);祛塵(除去塵垢);祛濕(中醫學用語。消除濕邪的統稱)
(4) 消散 [scatter and disppear;dissipate]
權輿天地未祛,睢睢盱盱。——漢· 揚雄《劇秦美新》
(5) 又如:祛累(謂解除塵俗的牽累);祛練神明(佛教語。修智慧,斷煩惱。意謂去除塵念,修煉智慧,便可成佛)
祛字的辭典解釋
消除、驅逐。如:「祛痰」、「祛災」、「祛除迷信」。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嘗謂有能讀淵明之詩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祛。」
舉。《后漢書·卷四○·班彪傳上》:「張鳳蓋,建華旗,祛黼帷。」通「袪」。
康熙字典解釋
祛【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禳也,遣也,逐也,散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於天地。《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彊健也。《詩·魯頌》以車祛祛。
又《集韻》或作佉。《韻會小補》祛與佉同。見荀子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袪【卷八】【衣部】
衣袂也。從衣去聲。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袪,尺二寸。《春秋傳》曰:“披斬其袪。”去魚切
說文解字注
(袪)衣袂也。鄭風遵大路、唐風羔裘傳皆曰。袪、袂也。按袪有與袂析言之者。深衣注曰。袪、袂口也。喪服記注曰。袪、袖口也。檀弓注曰。袪、袖緣口也。深衣喪服且袂與袪並言。葢袂上下徑二尺二寸。至袪則上下徑尺二寸。其義當分別也。若詩之兩言袪。則無庸分別。定本唐風傳曰。袪、袂末也。此非是。傳下文言本末。本謂羔裘。末謂豹袖。非謂袂本袪末也。從衣。去聲。去魚切。五部。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此義未見其證。方言曰。袿謂之裾。郭云。裾或作袪。按下文云裾、衣袌也。此云袪、袌也。則知古有假袪爲裾者矣。袪得訓袌。故或曰藏去。或曰弆。或曰袪。皆其義也。藏物必去此而藏彼。故其義亦爲攘卻。兒寛傳李奇注曰。袪、開也。散也。凡褰開曰袪。若毛傳云。袪袪、彊健皃。亦於從去得義。古無從示之袪。至集韻而後有之。唐石經。以車袪袪。從衣不誤。袪尺二寸。喪服記、玉藻皆有此句。上葢奪禮記曰三字。春秋傳曰。披斬其袪。僖五年左傳文。杜注亦曰。袪、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