禖怎么讀 禖的意思

漢字 | 禖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ㄟˊ |
部首 | [礻] 示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9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996 |
其它編碼 | 五筆:pyas|pyfs 倉頡:iftmd 鄭碼:wsef 四角:34294 |
筆順編碼 | 4524122111234 |
筆順筆畫 | 丶フ丨丶一丨丨一一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橫撇/橫鉤 豎 點 橫 豎 豎 橫 橫 橫 豎 撇 捺 |
禖字的意思
古代求子的祭禮。也指賜子之神。
禖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禖
méi ㄇㄟˊ
求子的祭祀。求子所祭的神。英語 sacrifice
禖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禖 méi
〈名〉
(1) 祭名。古人求子之祭 [sacrifice held to supplicate for a son]
禖,祭也。從示,某聲。祈子之祭也。——《說文》
元烏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禮記·月令》
為立禖。——《漢書·戾太子傳》。注:“禖求子之神也。”
嚳狄禱禖, 契形于胞。—— 柳宗元《天對》
(2) 又如:禖祝(祀求子之神的祝辭);禖壇(古代為祭禖神所設之壇);禖祠(禖神之祠廟)
禖字的辭典解釋
古代求子的祭祀。《玉篇·示部》:「禖,求子祭。」
求子所祭之神。《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戾太子劉據傳》:「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為立禖。」唐·柳宗元〈天對〉:「嚳、狄禱禖,契形于胞。」
康熙字典解釋
禖【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莫桮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枚。天子求子祭名。《禮·月令》仲春之月,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親往,后妃率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曰》高禖,先禖之神。高,尊之之稱。變媒言禖,神之也。○按《禮·月令》鄭康成註:娀??吞卵生契,後王以爲媒官,嘉祥而立祠,蓋以高辛爲禖神也。據孔疏云:《毛詩》傳,姜嫄從帝祠郊禖,又??狄從帝祈郊禖,是先有禖神矣,此亦足證鄭說之鑿。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禖【卷一】【示部】
祭也。從示某聲。莫桮切〖注〗禖,求子祭。
說文解字注
(禖)祭也。謂祭名也。商頌傳曰。春分玄鳥降。湯之先祖。有娀氏女??狄配高辛氏帝。帝率與之祈於郊禖而生契。故本其爲天所命。以玄鳥至而生焉。大雅傳曰。古者必立郊禖焉。玄鳥至之日。以大牢祀於郊禖天子親往。后妃率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郊媒之前。玉裁按。據此則禖神之祀不始於高辛明矣。鄭注月令云。玄鳥、媒氏之官以爲??。高辛氏之世。玄鳥遺卵。娀??吞之而生契。後王以爲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變媒言禖。神之也。注禮記時未專信毛詩。故說鉏鋙爾。鄭志焦喬之荅。回護鄭公。殊爲詞費。從示。某聲。莫桮切。古音在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