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待旦的讀音 秉燭待旦的意思
【解釋】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出處】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好個古撇先生,還是那壁披衣據床,秉燭待旦哩!”【示例】(瞿)式耜高興極了,吩咐剩下的一個老兵進酒,~和(張)同敞銷磨這個空城的一夜。 ◎朱東潤《張居正大傳》第十四章【近義詞】坐以待旦【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心情急迫
- 秉
- 燭
- 待
- 旦
“秉燭待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ǐng zhú dài dàn]
- 漢字注音:
- ㄅㄧㄥˇ ㄓㄨˊ ㄉㄞˋ ㄉㄢˋ
- 簡繁字形:
- 秉燭待旦
- 是否常用:
- 否
“秉燭待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執燭以待天明。言心情迫切﹐夜不能寐。
網絡解釋
【解釋】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出處】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好個古撇先生,還是那壁披衣據床,秉燭待旦哩!”
【示例】(瞿)式耜高興極了,吩咐剩下的一個老兵進酒,~和(張)同敞銷磨這個空城的一夜。 ◎朱東潤《張居正大傳》第十四章
【近義詞】坐以待旦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心情急迫
“秉燭待旦”的單字解釋
【秉】:1.拿著;握著:秉筆。秉燭。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單位,合16斛。4.姓。
【燭】:同“燭”。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旦】:1.天亮的時候;早晨:旦暮。旦夕。通宵達旦。枕戈待旦。2.(某一)天:一旦。元旦。3.姓。4.戲曲角色,扮演婦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區別。5.旦尼爾的簡稱。舊時的纖度單位,9000米長的天然絲或化學纖維重量為多少克,它的纖度就是多少旦,1旦=1/9特。舊稱(dài)。
“秉燭待旦”的相關詞語
* 秉燭待旦的讀音是:bǐng zhú dài dàn,秉燭待旦的意思:【解釋】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出處】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好個古撇先生,還是那壁披衣據床,秉燭待旦哩!”【示例】(瞿)式耜高興極了,吩咐剩下的一個老兵進酒,~和(張)同敞銷磨這個空城的一夜。 ◎朱東潤《張居正大傳》第十四章【近義詞】坐以待旦【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心情急迫
基本解釋
1.執燭以待天明。言心情迫切﹐夜不能寐。【解釋】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出處】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好個古撇先生,還是那壁披衣據床,秉燭待旦哩!”
【示例】(瞿)式耜高興極了,吩咐剩下的一個老兵進酒,~和(張)同敞銷磨這個空城的一夜。 ◎朱東潤《張居正大傳》第十四章
【近義詞】坐以待旦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心情急迫
【秉】:1.拿著;握著:秉筆。秉燭。2.掌握;主持:秉政。3.古代容量單位,合16斛。4.姓。
【燭】:同“燭”。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旦】:1.天亮的時候;早晨:旦暮。旦夕。通宵達旦。枕戈待旦。2.(某一)天:一旦。元旦。3.姓。4.戲曲角色,扮演婦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區別。5.旦尼爾的簡稱。舊時的纖度單位,9000米長的天然絲或化學纖維重量為多少克,它的纖度就是多少旦,1旦=1/9特。舊稱(d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