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之力的讀音 稽古之力的意思
稽古之力 《后漢書·桓榮傳》載,東漢桓榮,篤好經書,漢光武帝說他是真正的儒生,拜為少傅,并賜給他有帷蓋的臥車和乘馬。桓榮于是大會諸生,陳列皇帝賜給他的車馬印綬,對大家說:“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稽古之力,即考證古事,做學問的工力;靠這個才得到的榮耀。 劉勰《史傳》:“是以在漢之初,史職為盛。……欲其博練于稽古也。”
- 稽
- 古
- 之
- 力
“稽古之力”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 gǔ zhī lì]
- 漢字注音:
- ㄐㄧ ㄍㄨˇ ㄓ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稽古之力”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稽古之力 jī gǔ zhī lì ㄐㄧ ㄍㄨˇ ㄓ ㄌㄧˋ 因考研古事而得到的益處。
《后漢書.卷三七.桓榮傳》:「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因文得錢,乃曰稽古之力。」
網絡解釋
稽古之力
《后漢書·桓榮傳》載,東漢桓榮,篤好經書,漢光武帝說他是真正的儒生,拜為少傅,并賜給他有帷蓋的臥車和乘馬。桓榮于是大會諸生,陳列皇帝賜給他的車馬印綬,對大家說:“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稽古之力,即考證古事,做學問的工力;靠這個才得到的榮耀。
劉勰《史傳》:“是以在漢之初,史職為盛。……欲其博練于稽古也。”
“稽古之力”的單字解釋
【稽】:[jī]1.停留:稽留。稽延。2.考核:稽查。無稽之談。3.計較:反唇相稽。[qǐ]1.〔稽首〕2.古代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3.道士舉一手向人行禮,也稱稽首。
【古】:1.古代(跟“今”相對):遠古。厚今薄古。2.經歷多年的:古畫。古城。這座廟古得很。3.具有古代風格的:古拙。古樸。4.真摯純樸:人心不古。5.古體詩:五古。七古。6.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
“稽古之力”的相關詞語
* 稽古之力的讀音是:jī gǔ zhī lì,稽古之力的意思:稽古之力 《后漢書·桓榮傳》載,東漢桓榮,篤好經書,漢光武帝說他是真正的儒生,拜為少傅,并賜給他有帷蓋的臥車和乘馬。桓榮于是大會諸生,陳列皇帝賜給他的車馬印綬,對大家說:“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稽古之力,即考證古事,做學問的工力;靠這個才得到的榮耀。 劉勰《史傳》:“是以在漢之初,史職為盛。……欲其博練于稽古也。”
辭典解釋
稽古之力 jī gǔ zhī lì ㄐㄧ ㄍㄨˇ ㄓ ㄌㄧˋ因考研古事而得到的益處。
《后漢書.卷三七.桓榮傳》:「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因文得錢,乃曰稽古之力。」
稽古之力
《后漢書·桓榮傳》載,東漢桓榮,篤好經書,漢光武帝說他是真正的儒生,拜為少傅,并賜給他有帷蓋的臥車和乘馬。桓榮于是大會諸生,陳列皇帝賜給他的車馬印綬,對大家說:“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稽古之力,即考證古事,做學問的工力;靠這個才得到的榮耀。
劉勰《史傳》:“是以在漢之初,史職為盛。……欲其博練于稽古也。”
【稽】:[jī]1.停留:稽留。稽延。2.考核:稽查。無稽之談。3.計較:反唇相稽。[qǐ]1.〔稽首〕2.古代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3.道士舉一手向人行禮,也稱稽首。
【古】:1.古代(跟“今”相對):遠古。厚今薄古。2.經歷多年的:古畫。古城。這座廟古得很。3.具有古代風格的:古拙。古樸。4.真摯純樸:人心不古。5.古體詩:五古。七古。6.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力】:1.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腦力。藥力。理解力。說服力。戰斗力。3.特指體力:大力士。四肢無力。用力推車。4.盡力;努力:力爭上游。維護甚力。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