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賦的讀音 等賦的意思
等賦 拼音:děng fù 注音: 條目:等賦(等賦) 引證解釋: 制定不同等級的賦稅。《荀子·富國》:“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 王先謙 集解:“等賦,以差等制賦。”《韓詩外傳》卷三:“王者之法,等賦正事,田野什一,關市譏而不征,山林澤梁,以時入而不禁。”
- 等
- 賦
“等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ěng fù]
- 漢字注音:
- ㄉㄥˇ ㄈㄨˋ
- 簡繁字形:
- 等賦
- 是否常用:
- 否
“等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制定不同等級的賦稅。
網絡解釋
等賦
拼音:děng fù
注音:ㄉㄥˇ ㄈㄨˋ
條目:等賦(等賦)
引證解釋:
制定不同等級的賦稅。《荀子·富國》:“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 王先謙 集解:“等賦,以差等制賦。”《韓詩外傳》卷三:“王者之法,等賦正事,田野什一,關市譏而不征,山林澤梁,以時入而不禁。”
“等賦”的單字解釋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
“等賦”的相關詞語
* 等賦的讀音是:děng fù,等賦的意思:等賦 拼音:děng fù 注音: 條目:等賦(等賦) 引證解釋: 制定不同等級的賦稅。《荀子·富國》:“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 王先謙 集解:“等賦,以差等制賦。”《韓詩外傳》卷三:“王者之法,等賦正事,田野什一,關市譏而不征,山林澤梁,以時入而不禁。”
基本解釋
制定不同等級的賦稅。等賦
拼音:děng fù注音:ㄉㄥˇ ㄈㄨˋ
條目:等賦(等賦)
引證解釋:
制定不同等級的賦稅。《荀子·富國》:“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 王先謙 集解:“等賦,以差等制賦。”《韓詩外傳》卷三:“王者之法,等賦正事,田野什一,關市譏而不征,山林澤梁,以時入而不禁。”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賦】:1.(上對下)交給:賦予。2.舊時指農業稅:田賦。賦稅。3.征收(賦稅):賦以重稅。4.我國古代文體,盛行于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5.做(詩、詞):賦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