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齊觀的讀音 等量齊觀的意思
【解釋】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出處】清·況周頤《惠風詞話》:“托雨露而成潤,意境可以稍變,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示例】后來列國紛紛稱王,國王更不算回事,他們至多能和宋、魯等小國君主~罷了。 ◎朱自清《經典常談·戰國策八》【近義詞】一視同仁、相提并論、混為一談【反義詞】大相徑庭、迥然不同、分門別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于否定句
- 等
- 量
- 齊
- 觀
“等量齊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ěng liàng qí guān]
- 漢字注音:
- ㄉㄥˇ ㄌㄧㄤˋ ㄑㄧˊ ㄍㄨㄢ
- 簡繁字形:
- 等量齊觀
- 是否常用:
- 否
“等量齊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等量齊觀 děngliàng-qíguān
[equate;put on a par] 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標準來衡量,一樣對待
他的出版或發議論的“動機”,誰也知道他“不純潔”,決不至于和大學教授的來等量齊觀的。——魯迅《并非閑話(三)》
辭典解釋
等量齊觀 děng liàng qí guān ㄉㄥˇ ㄌㄧㄤˋ ㄑㄧˊ ㄍㄨㄢ 將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
如:「將貧賤、富貴等量齊觀,就不會有什么好憂愁掛懷的了!」
近義詞
比量齊觀﹑同等看待,一視同仁反義詞
厚此薄彼﹑輕重有別
網絡解釋
【解釋】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出處】清·況周頤《惠風詞話》:“托雨露而成潤,意境可以稍變,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
【示例】后來列國紛紛稱王,國王更不算回事,他們至多能和宋、魯等小國君主~罷了。 ◎朱自清《經典常談·戰國策八》
【近義詞】一視同仁、相提并論、混為一談
【反義詞】大相徑庭、迥然不同、分門別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于否定句
“等量齊觀”的單字解釋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量】:[liàng]1.測量東西體積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膽量。力量。3.數量:降雨量。產量。4.估計;衡量:量力而行。5.哲學范疇。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輕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確定東西的多少、長短或其他性質:量地。量血壓。2.估計;衡量:打量。思量。
【齊】:[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臍”。肚臍。23.同“臍”。24.同“臍”。當中;中央。25.同“臍”。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等量齊觀”的相關詞語
* 等量齊觀的讀音是:děng liàng qí guān,等量齊觀的意思:【解釋】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出處】清·況周頤《惠風詞話》:“托雨露而成潤,意境可以稍變,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示例】后來列國紛紛稱王,國王更不算回事,他們至多能和宋、魯等小國君主~罷了。 ◎朱自清《經典常談·戰國策八》【近義詞】一視同仁、相提并論、混為一談【反義詞】大相徑庭、迥然不同、分門別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于否定句
基本解釋
等量齊觀 děngliàng-qíguān
[equate;put on a par] 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標準來衡量,一樣對待
他的出版或發議論的“動機”,誰也知道他“不純潔”,決不至于和大學教授的來等量齊觀的。——魯迅《并非閑話(三)》
辭典解釋
等量齊觀 děng liàng qí guān ㄉㄥˇ ㄌㄧㄤˋ ㄑㄧˊ ㄍㄨㄢ將不同的事物同等看待。
如:「將貧賤、富貴等量齊觀,就不會有什么好憂愁掛懷的了!」
近義詞
比量齊觀﹑同等看待,一視同仁反義詞
厚此薄彼﹑輕重有別【解釋】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出處】清·況周頤《惠風詞話》:“托雨露而成潤,意境可以稍變,然而烏可等量齊觀也。”
【示例】后來列國紛紛稱王,國王更不算回事,他們至多能和宋、魯等小國君主~罷了。 ◎朱自清《經典常談·戰國策八》
【近義詞】一視同仁、相提并論、混為一談
【反義詞】大相徑庭、迥然不同、分門別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于否定句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量】:[liàng]1.測量東西體積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膽量。力量。3.數量:降雨量。產量。4.估計;衡量:量力而行。5.哲學范疇。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輕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確定東西的多少、長短或其他性質:量地。量血壓。2.估計;衡量:打量。思量。
【齊】:[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臍”。肚臍。23.同“臍”。24.同“臍”。當中;中央。25.同“臍”。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