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田的讀音 籍田的意思
籍田 亦稱“藉田”。古代吉禮的一種。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諸侯親自耕田的典禮。源自原始社會,春初部落長帶頭耕種,然后才開始大規模春耕生產的古俗。它是“祈年”(祈求豐收)的禮俗之一。又稱“親耕”。寓有重視農耕之意。自周、漢以下,各代多行之。然并非每年舉行,亦有廢而不舉行者。屆晨,以太牢祀先神農,在國都南面近郊天子執耒(后代執犁)三推三反(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然后籍田令率其屬耕播畢,禮成,命天下州縣及時春耕。唐玄宗時,載其儀于《開元禮》。
- 籍
- 田
“籍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í tián]
- 漢字注音:
- ㄐㄧˊ ㄊㄧ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籍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藉田。古代天子﹑諸侯征用民力耕種的田。相傳天子籍田千畝﹐諸侯百畝。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諸侯執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撥﹐稱為"籍禮"﹐以示對農業的重視。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 辭典解釋
籍田 jí tián ㄐㄧˊ ㄊㄧㄢˊ 古時天子親耕之田。
《詩經.周頌.載芟.序》:「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顧成廟遠無宿宮,又有荻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所欲也。」
網絡解釋
籍田
亦稱“藉田”。古代吉禮的一種。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諸侯親自耕田的典禮。源自原始社會,春初部落長帶頭耕種,然后才開始大規模春耕生產的古俗。它是“祈年”(祈求豐收)的禮俗之一。又稱“親耕”。寓有重視農耕之意。自周、漢以下,各代多行之。然并非每年舉行,亦有廢而不舉行者。屆晨,以太牢祀先神農,在國都南面近郊天子執耒(后代執犁)三推三反(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然后籍田令率其屬耕播畢,禮成,命天下州縣及時春耕。唐玄宗時,載其儀于《開元禮》。
“籍田”的單字解釋
【籍】:1.書;書冊:古籍。經籍。2.登記隸屬關系的冊簿。引申指隸屬關系:國籍。黨籍。戶籍。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原籍。祖籍。
【田】: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2.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專用于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3.同“佃(tián)”。4.同“畋”。
“籍田”的相關詞語
* 籍田的讀音是:jí tián,籍田的意思:籍田 亦稱“藉田”。古代吉禮的一種。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諸侯親自耕田的典禮。源自原始社會,春初部落長帶頭耕種,然后才開始大規模春耕生產的古俗。它是“祈年”(祈求豐收)的禮俗之一。又稱“親耕”。寓有重視農耕之意。自周、漢以下,各代多行之。然并非每年舉行,亦有廢而不舉行者。屆晨,以太牢祀先神農,在國都南面近郊天子執耒(后代執犁)三推三反(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然后籍田令率其屬耕播畢,禮成,命天下州縣及時春耕。唐玄宗時,載其儀于《開元禮》。
基本解釋
藉田。古代天子﹑諸侯征用民力耕種的田。相傳天子籍田千畝﹐諸侯百畝。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諸侯執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撥﹐稱為"籍禮"﹐以示對農業的重視。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辭典解釋
籍田 jí tián ㄐㄧˊ ㄊㄧㄢˊ古時天子親耕之田。
《詩經.周頌.載芟.序》:「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顧成廟遠無宿宮,又有荻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所欲也。」
籍田
亦稱“藉田”。古代吉禮的一種。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諸侯親自耕田的典禮。源自原始社會,春初部落長帶頭耕種,然后才開始大規模春耕生產的古俗。它是“祈年”(祈求豐收)的禮俗之一。又稱“親耕”。寓有重視農耕之意。自周、漢以下,各代多行之。然并非每年舉行,亦有廢而不舉行者。屆晨,以太牢祀先神農,在國都南面近郊天子執耒(后代執犁)三推三反(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然后籍田令率其屬耕播畢,禮成,命天下州縣及時春耕。唐玄宗時,載其儀于《開元禮》。【籍】:1.書;書冊:古籍。經籍。2.登記隸屬關系的冊簿。引申指隸屬關系:國籍。黨籍。戶籍。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原籍。祖籍。
【田】: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2.蘊藏礦物可供開采的地帶。專用于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3.同“佃(tián)”。4.同“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