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的讀音 紅葉的意思
紅葉 (觀賞景物)紅葉,是一類觀賞樹木,主要看葉,為歷代文人青睞,最早見于司馬相如《上林賦》。紅葉,全國各地都有,千佛山亦鼎鼎大名,然而尤以山南山北最盛。山北瀛芳園處,星羅棋布,萬紫千紅。卵形的葉,雜性的花,濃郁的香,甚是誘人,再加上丹楓、火炬、紅葉李、紅葉樹,將其襯托得更加艷麗。 山南和山北相反,這里很是單純,面積也大,號稱百畝,覆蓋了整個山坡。若漫步在通幽曲徑上,便會看到棵棵黃櫨紅衣少女似的夾道迎賓。兩邊 樹枝搭連,又似紅色長廊。放眼山坡,一簇簇,一片片,加翠柏綴其間,頗顯風韻,若是清晨,又遇朝陽甘露,更像紅色綢緞上撒滿了顆顆紅色珍珠,閃爍著華美的光芒。
- 紅
- 葉
“紅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óng yè]
- 漢字注音:
- ㄏㄨㄥˊ ㄧㄝˋ
- 簡繁字形:
- 紅葉
- 是否常用:
- 否
“紅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楓樹、黃櫨、槭樹等的葉子秋天變成紅色,叫紅葉。辭典解釋
紅葉 hóng yè ㄏㄨㄥˊ ㄧㄝˋ 槭、楓等樹葉,秋時變為紅色,故稱為「紅葉」。
唐.司空曙〈過盧秦卿舊居〉詩:「黃花寒后難逢蝶,紅葉晴來忽有蟬。」
唐.白居易〈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游寺〉詩:「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綠苔。」
英語 red autumnal leaves
德語 Rote Herbstbl?tter
法語 feuilles rouges d'érable (en automne)?
網絡解釋
紅葉 (觀賞景物)
紅葉,是一類觀賞樹木,主要看葉,為歷代文人青睞,最早見于司馬相如《上林賦》。紅葉,全國各地都有,千佛山亦鼎鼎大名,然而尤以山南山北最盛。山北瀛芳園處,星羅棋布,萬紫千紅。卵形的葉,雜性的花,濃郁的香,甚是誘人,再加上丹楓、火炬、紅葉李、紅葉樹,將其襯托得更加艷麗。
山南和山北相反,這里很是單純,面積也大,號稱百畝,覆蓋了整個山坡。若漫步在通幽曲徑上,便會看到棵棵黃櫨紅衣少女似的夾道迎賓。兩邊 樹枝搭連,又似紅色長廊。放眼山坡,一簇簇,一片片,加翠柏綴其間,頗顯風韻,若是清晨,又遇朝陽甘露,更像紅色綢緞上撒滿了顆顆紅色珍珠,閃爍著華美的光芒。
“紅葉”的單字解釋
【紅】:[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葉】:1.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部分植物的葉子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2.像葉片的東西:“肺葉”。3.世代、時期:“唐朝中葉”、“十五世紀末葉”。《詩經?商頌?長發》:“昔在中葉,有震且業。”4.書頁。同“頁”。《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何涉傳》:“一過目不復再讀,而終身不忘。人問書傳中事,必指卷第、冊葉所在,驗之果然。”《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全卷已被燒毀,只剩得一兩葉。”5.比喻輕飄如葉的東西。宋?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6.量詞:(1)計算小船的單位:“一葉扁舟”。(2)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頁”:“三葉書”。7.姓。如清代有葉名琛。
“紅葉”的相關詞語
* 紅葉的讀音是:hóng yè,紅葉的意思:紅葉 (觀賞景物)紅葉,是一類觀賞樹木,主要看葉,為歷代文人青睞,最早見于司馬相如《上林賦》。紅葉,全國各地都有,千佛山亦鼎鼎大名,然而尤以山南山北最盛。山北瀛芳園處,星羅棋布,萬紫千紅。卵形的葉,雜性的花,濃郁的香,甚是誘人,再加上丹楓、火炬、紅葉李、紅葉樹,將其襯托得更加艷麗。 山南和山北相反,這里很是單純,面積也大,號稱百畝,覆蓋了整個山坡。若漫步在通幽曲徑上,便會看到棵棵黃櫨紅衣少女似的夾道迎賓。兩邊 樹枝搭連,又似紅色長廊。放眼山坡,一簇簇,一片片,加翠柏綴其間,頗顯風韻,若是清晨,又遇朝陽甘露,更像紅色綢緞上撒滿了顆顆紅色珍珠,閃爍著華美的光芒。
基本解釋
楓樹、黃櫨、槭樹等的葉子秋天變成紅色,叫紅葉。辭典解釋
紅葉 hóng yè ㄏㄨㄥˊ ㄧㄝˋ槭、楓等樹葉,秋時變為紅色,故稱為「紅葉」。
唐.司空曙〈過盧秦卿舊居〉詩:「黃花寒后難逢蝶,紅葉晴來忽有蟬。」
唐.白居易〈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游寺〉詩:「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綠苔。」
英語 red autumnal leaves
德語 Rote Herbstbl?tter
法語 feuilles rouges d'érable (en automne)?
紅葉 (觀賞景物)
紅葉,是一類觀賞樹木,主要看葉,為歷代文人青睞,最早見于司馬相如《上林賦》。紅葉,全國各地都有,千佛山亦鼎鼎大名,然而尤以山南山北最盛。山北瀛芳園處,星羅棋布,萬紫千紅。卵形的葉,雜性的花,濃郁的香,甚是誘人,再加上丹楓、火炬、紅葉李、紅葉樹,將其襯托得更加艷麗。山南和山北相反,這里很是單純,面積也大,號稱百畝,覆蓋了整個山坡。若漫步在通幽曲徑上,便會看到棵棵黃櫨紅衣少女似的夾道迎賓。兩邊 樹枝搭連,又似紅色長廊。放眼山坡,一簇簇,一片片,加翠柏綴其間,頗顯風韻,若是清晨,又遇朝陽甘露,更像紅色綢緞上撒滿了顆顆紅色珍珠,閃爍著華美的光芒。
【紅】:[hóng]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著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進步。11.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12.紅利的省稱。13.草名。參見“紅草”。14.姓。[gōng]1.同“工”。指紡織、縫紉等手工勞動。參見“紅女”。2.同“功”。古代喪服名。大功服喪十五日,小功服喪十四日。
【葉】:1.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部分植物的葉子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2.像葉片的東西:“肺葉”。3.世代、時期:“唐朝中葉”、“十五世紀末葉”。《詩經?商頌?長發》:“昔在中葉,有震且業。”4.書頁。同“頁”。《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何涉傳》:“一過目不復再讀,而終身不忘。人問書傳中事,必指卷第、冊葉所在,驗之果然。”《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全卷已被燒毀,只剩得一兩葉。”5.比喻輕飄如葉的東西。宋?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6.量詞:(1)計算小船的單位:“一葉扁舟”。(2)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頁”:“三葉書”。7.姓。如清代有葉名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