絰怎么讀 絰的意思
“絰”字共有1個讀音:
[dié]

漢字 | 絰 |
---|---|
讀音 |
|
注音 | ㄉㄧㄝˊ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6 |
異體字 | 绖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绖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D70 |
其它編碼 | 五筆:xgcf 倉頡:vfmig 鄭碼:zhb 四角:21914 |
筆順編碼 | 554444154121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一フ丶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橫 撇折 點 橫 豎 橫 |
絰字的意思
同“绖”。
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絰
dié ㄉㄧㄝˊ
◎ 同“绖”。
英語 white hempen cloth worn by mourners
法語 toile de chanvre portée par des personnes en deuil
絰字的詳細解釋
絰字的辭典解釋
绖ㄉㄧㄝˊdié名
古代喪服上用麻葛布做成的帶子。戴在頭上稱為「首绖」,束在腰間稱為「腰绖」。《儀禮·喪服》:「喪服,斬衰裳,苴绖,杖,絞帶。」漢·鄭玄·注:「麻在首、在要皆曰绖。首绖象緇布冠之缺項,要绖象大帶。」
動穿著喪服。《禮記·檀弓上》:「孔子之喪,二三子皆绖而出。」
康熙字典解釋
絰【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耋。《說文》喪首戴也。《儀禮·喪眼》苴絰。《註》麻在首、在要,皆曰絰。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項,要絰象大帶。《禮·檀弓》絰也者,實也。《註》所以表哀戚。
又《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註》弁絰者,如爵弁而素,加環絰。
又《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註》絰皇,冢前闕。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絰【卷十三】【糸部】
喪首戴也。從糸至聲。徒結切〖注〗臣鉉等曰:當從姪省乃得聲。
說文解字注
(絰)喪首戴也。喪服經苴絰。注曰。麻在首在要皆曰絰。絰之言實也。明孝子有忠實之心。故爲制此服焉。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項。要絰象大帶。又有絞帶象革帶。按經傳首要皆言絰。而首章傳苴絰大搹去五分一以爲帶。齊衰之絰、斬衰之帶也云云。然則在首爲絰。在要爲帶。經特舉絰以統帶耳。故許以喪首戴釋絰。猶言當心之縗。則負板、辟領皆統其中也。從糸。至聲。徒結切。十二部。
絰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