麛怎么讀 麛的意思
“麛”字共有1個讀音:
[mí]

漢字 | 麛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ㄧˊ |
部首 | [鹿] 鹿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9 |
異體字 | 麑 ?? ?? ?? ?? |
字形結構 | 左上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E9B |
其它編碼 | 五筆:ynjb|oxxb 倉頡:ipnsj 鄭碼:txyc 四角:00241 |
筆順編碼 | 41352211535515122111 |
筆順筆畫 | 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フ一フ一丨丨一一一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撇 橫折 豎 豎 橫 橫 豎提 撇 豎彎鉤 橫折 橫 豎折折鉤 橫 豎 豎 橫 橫 橫 |
麛字的意思
1.幼鹿:“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2.泛指幼獸:“國君春田不圍澤,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
麛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麛
mí ㄇㄧˊ
幼鹿:“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泛指幼獸:“國君春田不圍澤,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英語 fawn
德語 beige, hellbraun
法語 faon,jeune animal
麛字的詳細解釋
麛字的辭典解釋
麛ㄇㄧˊmí名
初生的小鹿。《禮記·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冬宜鮮羽膳膏膻。」唐·元稹〈青云驛〉詩:「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通稱幼小的野獸。三國魏·劉劭〈七華〉:「煮丹穴之卵……,臠麒麟之麛。」
康熙字典解釋
麛【亥集下】【鹿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批切《正韻》緜兮切,??音迷。《說文》鹿子也。
又獸初生皆曰麛。《禮·曲禮》春田,士不取麛卵。《註》生乳之時,重傷其類。
又同麑。《禮·玉藻》麛裘靑豻褎,絞衣以裼之。《論語》作麑。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麛【卷十】【鹿部】
鹿子也。從鹿弭聲。莫兮切
說文解字注
(麛)鹿子也。釋嘼曰。鹿子麛。字亦作麑。論語麑裘、卽麛裘。國語注曰。鹿子曰麑。麋子曰?。按?、王制衹作天。注云。少長曰天。從鹿。弭聲。莫兮切。十六部。皃聲同部也。
麛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麛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