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所得稅的讀音 綜合所得稅的意思
辭典解釋綜合所得稅 zòng hé suǒ dé shuì 就納稅義務人于一定期間內,從各方面所得的凈額課征的稅。將各種不同性質的所得合并稱為「總所得」,以為課稅標準,由總所得中減去依法應扣除減免的數額,依一定稅率計征,與依照所得性質分別課稅的分類所得稅不同。其先征分類所得稅,更合計各類所得而征綜合所得稅。
- 綜
- 合
- 所
- 得
- 稅
“綜合所得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òng hé suǒ dé shuì]
- 漢字注音:
- ㄗㄨㄥˋ ㄏㄜˊ ㄙㄨㄛˇ ㄉㄜˊ ㄕㄨㄟˋ
- 簡繁字形:
- 綜合所得稅
- 是否常用:
- 否
“綜合所得稅”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綜合所得稅 zòng hé suǒ dé shuì ㄗㄨㄥˋ ㄏㄜˊ ㄙㄨㄛˇ ㄉㄜˊ ㄕㄨㄟˋ 就納稅義務人于一定期間內,從各方面所得的凈額課征的稅。將各種不同性質的所得合并稱為「總所得」,以為課稅標準,由總所得中減去依法應扣除減免的數額,依一定稅率計征,與依照所得性質分別課稅的分類所得稅不同。其先征分類所得稅,更合計各類所得而征綜合所得稅。
網絡解釋
“綜合所得稅”的單字解釋
【綜】:[zōng]1.總集;聚合。2.整理;治理。3.量詞。綹;束。[zèng]同“綜”[zòng]織機上使經線上下交錯以便梭子通過的裝置。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所】: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得】:[dé]1.得到(跟“失”相對):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得些好處。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得六。五減一得四。3.適合:得用。得體。4.得意:自得。5.完成:飯得了。衣服還沒有做得。6.用于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7.用于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得,這一張又畫壞了!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于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準不得擅自動用。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于早期白話):出得門來。[děi]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得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得。
【稅】:同“稅”。
“綜合所得稅”的相關詞語
* 綜合所得稅的讀音是:zòng hé suǒ dé shuì,綜合所得稅的意思:辭典解釋綜合所得稅 zòng hé suǒ dé shuì 就納稅義務人于一定期間內,從各方面所得的凈額課征的稅。將各種不同性質的所得合并稱為「總所得」,以為課稅標準,由總所得中減去依法應扣除減免的數額,依一定稅率計征,與依照所得性質分別課稅的分類所得稅不同。其先征分類所得稅,更合計各類所得而征綜合所得稅。
辭典解釋
綜合所得稅 zòng hé suǒ dé shuì ㄗㄨㄥˋ ㄏㄜˊ ㄙㄨㄛˇ ㄉㄜˊ ㄕㄨㄟˋ就納稅義務人于一定期間內,從各方面所得的凈額課征的稅。將各種不同性質的所得合并稱為「總所得」,以為課稅標準,由總所得中減去依法應扣除減免的數額,依一定稅率計征,與依照所得性質分別課稅的分類所得稅不同。其先征分類所得稅,更合計各類所得而征綜合所得稅。
【綜】:[zōng]1.總集;聚合。2.整理;治理。3.量詞。綹;束。[zèng]同“綜”[zòng]織機上使經線上下交錯以便梭子通過的裝置。
【合】:[hé]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團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9.姓。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gě]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所】: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得】:[dé]1.得到(跟“失”相對):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得些好處。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得六。五減一得四。3.適合:得用。得體。4.得意:自得。5.完成:飯得了。衣服還沒有做得。6.用于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7.用于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得,這一張又畫壞了!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于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準不得擅自動用。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于早期白話):出得門來。[děi]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得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得。
【稅】:同“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