緦怎么讀 緦的意思
“緦”字共有1個讀音:
[sī]

漢字 | 緦 |
---|---|
讀音 |
|
注音 | ㄙ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9 |
異體字 | 總 緦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緦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DE6 |
其它編碼 | 五筆:xlny 倉頡:vfwp 鄭碼:zkwz 四角:26930 |
筆順編碼 | 554444251214544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丨一丶フ丶丶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斜鉤 點 點 |
緦字的意思
同“緦”。
緦字的基本解釋
緦字的詳細解釋
緦字的辭典解釋
緦ㄙsī名
制做喪服的細麻布。《儀禮·喪服》:「緦麻三月者。」漢·鄭玄·注:「緦麻布衰裳而麻經帶也。」南朝梁·何佟之〈毀墓服議〉:「改葬服緦,見柩不可無服故也。」
康熙字典解釋
緦【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新茲切,??音思。《正韻》相咨切,音私。《說文》十五升布也。一曰兩麻一絲布。《釋名》緦,絲也。績麻緦如絲也。《玉篇》三月服也。《儀禮·喪服》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註》謂之緦者,治其縷細如絲也。《禮·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緦【卷十三】【糸部】
十五升布也。一曰兩麻一絲布也。從糸思聲。??,古文緦從糸省。息茲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緦)十五升抽其半布也。各本無抽其半三字。當由不通人刪之。今補。緦者、布名。猶大功、小功皆布名也。經云緦麻三月者。注云。緦麻、緦布衰裳而麻絰帶也。今本注內刪下緦字、則不可通矣。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凡布幅廣二尺二寸。禮經布八十縷爲升。卽許之布八十縷爲稯也。斬衰三升、三升有半。齊衰四升。繐衰小功之縷四升有半。大功八升若九升。小功十升若十一升。緦布朝服之縷七升有半。升數各不同。而皆合二尺二寸之度以成布。十五升去半者、十五升朝服之升數也。去其半則爲七升有半。朝服用十五升、其布密。緦用其半、其布疏。謂之緦者、鄭曰治其縷細如絲也。傳所謂有事其縷也。繐衰用小功之縷。而升數不及半。緦用朝服之縷。而升數衹取半。皆聖人因宜適變之精意。一曰?麻一絲布也。此說非也。鄭注喪服曰。或曰有絲。朝服用布。何衰用絲乎。從糸。思聲。息茲切。一部。
(??)古文緦。從恖省。思各本作糸。誤。今正。
緦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緦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