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不濟急的讀音 緩不濟急的意思
【解釋】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正愁緩不濟急,恰好有現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是門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門生帶京一萬銀子。”【示例】看看還差個八百多兩銀子,沒有法子想,要變賣東西,卻又~。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回
- 緩
- 不
- 濟
- 急
“緩不濟急”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uǎn bù jì jí]
- 漢字注音:
- ㄏㄨㄢˇ ㄅㄨˋ ㄐㄧˋ ㄐㄧˊ
- 簡繁字形:
- 緩不濟急
- 是否常用:
- 否
“緩不濟急”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采取的措施和辦法太慢,不能解救眼前的急難。辭典解釋
緩不濟急 huǎn bù jì jí ㄏㄨㄢˇ ㄅㄨˋ ㄐㄧˋ ㄐㄧˊ 行動或辦法太慢,不能有效處理好急事。
《糊涂世界.卷六》:「佘念祖看看還差個八百多兩銀子,沒有法子想,要變賣東西,卻又緩不濟急。」
英語 lit. slow no aid to urgent (idiom)?; slow measures will not address a critical situation, too slow to meet a pressing need
網絡解釋
【解釋】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正愁緩不濟急,恰好有現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是門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門生帶京一萬銀子。”
【示例】看看還差個八百多兩銀子,沒有法子想,要變賣東西,卻又~。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回
“緩不濟急”的單字解釋
【緩】:同“緩”。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急】:1.急躁;著急:急性子。急著趕路。2.使著急:眼看要開演了,小王還不來,真急人。3.匆促;迅速。與“緩”相對: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況嚴重:急事。情況緊急。5.緊急嚴重的事情:救急。當務之急。6.熱心做;熱心幫助:急公好義。急人之難。
“緩不濟急”的相關詞語
* 緩不濟急的讀音是:huǎn bù jì jí,緩不濟急的意思:【解釋】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正愁緩不濟急,恰好有現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是門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門生帶京一萬銀子。”【示例】看看還差個八百多兩銀子,沒有法子想,要變賣東西,卻又~。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回
基本解釋
指采取的措施和辦法太慢,不能解救眼前的急難。辭典解釋
緩不濟急 huǎn bù jì jí ㄏㄨㄢˇ ㄅㄨˋ ㄐㄧˋ ㄐㄧˊ行動或辦法太慢,不能有效處理好急事。
《糊涂世界.卷六》:「佘念祖看看還差個八百多兩銀子,沒有法子想,要變賣東西,卻又緩不濟急。」
英語 lit. slow no aid to urgent (idiom)?; slow measures will not address a critical situation, too slow to meet a pressing need
【解釋】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正愁緩不濟急,恰好有現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是門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門生帶京一萬銀子。”
【示例】看看還差個八百多兩銀子,沒有法子想,要變賣東西,卻又~。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回
【緩】:同“緩”。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急】:1.急躁;著急:急性子。急著趕路。2.使著急:眼看要開演了,小王還不來,真急人。3.匆促;迅速。與“緩”相對: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況嚴重:急事。情況緊急。5.緊急嚴重的事情:救急。當務之急。6.熱心做;熱心幫助:急公好義。急人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