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章的讀音 總章的意思
總章 (唐高宗李治年號)總章(668年二月—670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唐朝使用這個年號共2年余。總章2年唐朝疆域達到最大(1239萬平方公里)。 總章 (漢語詞語)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總成萬物而章明之之意。
- 總
- 章
“總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ǒng zhāng]
- 漢字注音:
- ㄗㄨㄥˇ ㄓㄤ
- 簡繁字形:
- 總章
- 是否常用:
- 否
“總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總成萬物而章明之之意。《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總章左個。"鄭玄注:"總章左個,大寢西堂南偏。"《呂氏春秋.孟秋》:"天子居總章左個。"高誘注:"總章,西向堂也。西方總成萬物,章明之也,故曰總章。左個,南頭室也。"宋范仲淹《明堂賦》:"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左青陽而右總章,面明堂而背北堂。"一說為明堂之別稱。 2.樂官名。 3.古宮觀名。三國魏明帝青龍三年建造。 辭典解釋
總章 zǒng zhāng ㄗㄨㄥˇ ㄓㄤ 大寢西堂。
《禮記.月令》:「天子居總章左個,乘戎路,駕白駱。」
《呂氏春秋.孟秋紀.孟秋》:「天子居總章左個。」
漢.高誘.注:「總章,西向堂也。西方總成萬物章明之也,故曰總章。」
樂官的名稱。
《后漢書.卷九.孝獻帝紀》:「八年冬十月己已,公卿初迎冬于北郊,總章始復備八佾舞。」
唐朝高宗的年號(西元668~670)?。
網絡解釋
總章 (唐高宗李治年號)
總章(668年二月—670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唐朝使用這個年號共2年余。總章2年唐朝疆域達到最大(1239萬平方公里)。
總章 (漢語詞語)
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總成萬物而章明之之意。
“總章”的單字解釋
【總】:同“總”。
【章】:1.詩、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樂章。2.章程;條目:黨章。招生簡章。3.條理:雜亂無章。4.圖章:印章。蓋章。5.佩戴在身上的標志:徽章。領章。6.古又同“嫜(zhāng)”。
“總章”的相關詞語
* 總章的讀音是:zǒng zhāng,總章的意思:總章 (唐高宗李治年號)總章(668年二月—670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唐朝使用這個年號共2年余。總章2年唐朝疆域達到最大(1239萬平方公里)。 總章 (漢語詞語)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總成萬物而章明之之意。
基本解釋
1.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總成萬物而章明之之意。《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總章左個。"鄭玄注:"總章左個,大寢西堂南偏。"《呂氏春秋.孟秋》:"天子居總章左個。"高誘注:"總章,西向堂也。西方總成萬物,章明之也,故曰總章。左個,南頭室也。"宋范仲淹《明堂賦》:"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左青陽而右總章,面明堂而背北堂。"一說為明堂之別稱。 2.樂官名。 3.古宮觀名。三國魏明帝青龍三年建造。辭典解釋
總章 zǒng zhāng ㄗㄨㄥˇ ㄓㄤ大寢西堂。
《禮記.月令》:「天子居總章左個,乘戎路,駕白駱。」
《呂氏春秋.孟秋紀.孟秋》:「天子居總章左個。」
漢.高誘.注:「總章,西向堂也。西方總成萬物章明之也,故曰總章。」
樂官的名稱。
《后漢書.卷九.孝獻帝紀》:「八年冬十月己已,公卿初迎冬于北郊,總章始復備八佾舞。」
唐朝高宗的年號(西元668~670)?。
總章 (唐高宗李治年號)
總章(668年二月—670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唐朝使用這個年號共2年余。總章2年唐朝疆域達到最大(1239萬平方公里)。總章 (漢語詞語)
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總成萬物而章明之之意。【總】:同“總”。
【章】:1.詩、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樂章。2.章程;條目:黨章。招生簡章。3.條理:雜亂無章。4.圖章:印章。蓋章。5.佩戴在身上的標志:徽章。領章。6.古又同“嫜(zh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