繅絲的讀音 繅絲的意思
繅絲 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概稱繅絲。原始的繅絲方法,是將蠶繭浸在熱盆湯中,用手抽絲,卷繞于絲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繅絲器具。 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刺繡的技術。 這方面的發明,應歸功于漢族的婦女。傳說黃帝之妻、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 距今約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紡輪,用來紡絲和麻。漢代發明紡車,初為繅絲卷線,后來用于紡棉,13世紀傳入歐洲。
- 繅
- 絲
“繅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o sī]
- 漢字注音:
- ㄙㄠ ㄙ
- 簡繁字形:
- 繅絲
- 是否常用:
- 否
“繅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繅絲 sāosī
[silk reeling;filature reeling] 把蠶繭煮過后抽出絲來
辭典解釋
繅絲 sāo sī ㄙㄠ ㄙ 抽繭取絲。
網絡解釋
繅絲
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概稱繅絲。原始的繅絲方法,是將蠶繭浸在熱盆湯中,用手抽絲,卷繞于絲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繅絲器具。
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刺繡的技術。 這方面的發明,應歸功于漢族的婦女。傳說黃帝之妻、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 距今約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紡輪,用來紡絲和麻。漢代發明紡車,初為繅絲卷線,后來用于紡棉,13世紀傳入歐洲。
“繅絲”的單字解釋
“繅絲”的相關詞語
* 繅絲的讀音是:sāo sī,繅絲的意思:繅絲 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概稱繅絲。原始的繅絲方法,是將蠶繭浸在熱盆湯中,用手抽絲,卷繞于絲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繅絲器具。 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刺繡的技術。 這方面的發明,應歸功于漢族的婦女。傳說黃帝之妻、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 距今約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紡輪,用來紡絲和麻。漢代發明紡車,初為繅絲卷線,后來用于紡棉,13世紀傳入歐洲。
基本解釋
繅絲 sāosī
[silk reeling;filature reeling] 把蠶繭煮過后抽出絲來
辭典解釋
繅絲 sāo sī ㄙㄠ ㄙ抽繭取絲。
繅絲
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概稱繅絲。原始的繅絲方法,是將蠶繭浸在熱盆湯中,用手抽絲,卷繞于絲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繅絲器具。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刺繡的技術。 這方面的發明,應歸功于漢族的婦女。傳說黃帝之妻、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 距今約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紡輪,用來紡絲和麻。漢代發明紡車,初為繅絲卷線,后來用于紡棉,13世紀傳入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