繅怎么讀 繅的意思
“繅”字共有1個讀音:
[sāo]

漢字 | 繅 |
---|---|
讀音 |
|
注音 | ㄙㄠ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7 部外:11 |
異體字 | 縿 繰 繅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繅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E45 |
其它編碼 | 五筆:xvjs 倉頡:vfvvd 鄭碼:zzkf 四角:22994 |
筆順編碼 | 55444455525111234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フフフ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撇點 撇點 撇點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撇 捺 |
繅字的意思
同“繅”。
繅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繅
sāo ㄙㄠˉ
◎ 抽繭出絲:繅絲。
英語 draw, reel silk from cocoons; elegant compositions
法語 dévider un cocon
繅字的詳細解釋
繅字的辭典解釋
繅ㄙㄠsāo 動
將蠶繭煮過抽出絲來。《說文解字·糸部》:「繅,繹繭為絲也。」南朝宋·鮑照〈夢歸鄉〉詩:「繅絲復鳴機,慊款論久別。」唐·李頻〈送許棠歸涇縣作尉〉詩:「遶郭看秧插,尋街聽繭繅。」
康熙字典解釋
繅【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音騷。《說文》繹繭出絲也。《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子皓切,音早。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又《司幾筵》加繅席畫純。《註》繅,讀爲藻。《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註》雜采曰繅。古文或作藻。今文作璪。《集韻》繅,或作繰??。《廣韻》俗又作縿,非。《說文》繅作繅。詳繅字註。繅字原從臼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繅【卷十三】【糸部】
繹繭爲絲也。從糸巢聲。穌遭切
說文解字注
(繅)繹繭爲絲也。從糸。巢聲。穌遭切。二部。俗作繰。乃帛如紺色之字。
繅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繅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