繣怎么讀 繣的意思
“繣”字共有1個讀音:
[huà]

漢字 | 繣 |
---|---|
讀音 |
|
注音 | ㄏㄨㄚˋ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12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E63 |
其它編碼 | 五筆:xvfg 倉頡:vflgm 鄭碼:zxka 四角:25916 |
筆順編碼 | 554444511211251211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フ一一丨一一丨フ一丨一一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橫 |
繣字的意思
1.系結東西的帶子:“枚如箸,銜之,有繣結項中。”
2.乖戾。
3.破裂聲:“繣瓦解而冰泮。”
繣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繣
huà ㄏㄨㄚˋ
系結東西的帶子:“枚如箸,銜之,有繣結項中。”乖戾。破裂聲:“繣瓦解而冰泮。”英語 obstinate; perverse
德語 starrk?pfig, hartn?ckig
法語 obstiné,pervers
繣字的詳細解釋
繣字的辭典解釋
繣ㄏㄨㄚˋhuà名
用來牽系東西的繩子。《周禮·夏官·大司馬》「徒銜枚而進」句下漢·鄭玄·注:「枚如箸,銜之,有繣結項中。」
狀形容破裂的聲音。《文選·潘岳·西征賦》:「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冰泮。」
形乖違、乖戾。《楚辭·屈原·離騷》:「紛????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康熙字典解釋
繣【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韻會》??胡卦切,音畫。繣徽,乖違也。一曰結礙也。《周禮·夏官·大司馬徒銜枚而進註》枚如箸,銜之,有繣,結項中。《疏》繣卽兩頭繫也。《屈原·離騷》忽緯繣其難遷。《註》緯繣,乖戾也。
又《廣韻》呼麥切《集韻》胡麥切,??音劃。義同。
又《潘岳·西征賦》繣瓦解而冰泮。《註》繣,破聲也。
又《集韻》忽麥切,音?。義同。
又古賣切,音卦。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繣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繣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