蔇怎么讀 蔇的意思
“蔇”字共有1個讀音:
[jì]

漢字 | 蔇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ˋ |
部首 | [艸] 草字頭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07 |
其它編碼 | 五筆:avcq|avaq 倉頡:taiu 鄭碼:exhr 四角:44712 |
筆順編碼 | 122511541535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フ一一フ丶一フノフ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橫 豎提 點 橫 豎折/豎彎 撇 豎彎鉤 |
蔇字的意思
1.草多的樣子。
2.至,來:“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蔇,況不禮焉?”
蔇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蔇
jì ㄐㄧˋ
草多的樣子。 至,來:“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蔇,況不禮焉?”英語 luxuriant growth; extreme; to reach
蔇字的詳細解釋
蔇字的辭典解釋
蔇ㄐㄧˋjì形
雜草叢生。《說文解字·艸部》:「蔇,艸多貌。」
動來、至。《左傳·隱公六年》:「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蔇,況不禮焉?」《金史·卷四六·食貨志一》:「動以王爵固結其心,重爵不蔇,則以國姓賜之。」
康熙字典解釋
蔇【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居毅切,音旣。《說文》草多貌。
又《韻會》巨至切,音洎。《類篇》至也。《左傳·隱六年》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蔇。
又《集韻》許旣切,音咥。地名。《春秋·莊九年》公及齊大夫盟于蔇。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蔇【卷一】【艸部】
艸多皃。從艸旣聲。居味切
說文解字注
(蔇)艸多皃。木部。??、稠也。音義同。從艸。旣聲。居味切。十五部。
* 網站為您提供蔇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