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怎么讀 鄄的意思
“鄄”字共有1個讀音:
[juàn]

漢字 | 鄄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ㄩㄢˋ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9 |
異體字 | ?? 甄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104 |
其它編碼 | 五筆:sfbh 倉頡:mgnl 鄭碼:fjby 四角:17127 |
筆順編碼 | 12522112152 |
筆順筆畫 | 一丨フ丨丨一一丨一フ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折 豎 豎 橫 橫 豎 提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
鄄字的意思
鄄城(Juànchéng),地名,在山東。
鄄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鄄
juàn ㄐㄩㄢˋ
◎ 〔鄄城〕地名,在中國山東省。
法語 (nom d'un quartier dans le Shandong)?
鄄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鄄 Juàn
〈名〉
(1) 古地名 [Juan city]
(2) 春秋衛邑。漢為鄄城縣。在今山東省鄄城北舊城
(3) 周邑
王使 劉子復之,盟于 鄄而入。——《左傳》
鄄字的辭典解釋
鄄ㄐㄩㄢˋjuàn
參見「鄄城 」條。
康熙字典解釋
鄄【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9畫
《五音集韻》古縣切,音絹。衞地。《春秋·莊十四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衞侯、鄭伯于鄄。《註》今東郡鄄城是也。《通雅》鄄城,古顓頊之墟,春秋衞成公都此,漢爲濟隂鄄城縣,今爲山東濮州,屬東昌府。
又周邑。《左傳·成十一年》王使劉子復之盟于鄄而入。
又《集韻》諸延切,音旃。稽延切,音堅。之人切,音眞。於巾切,音駰。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鄄【卷六】【邑部】
衞地。今濟陰鄄城。從邑垔聲。吉掾切
說文解字注
(鄄)衞地。春秋莊十四年。單伯會齊矦、宋公、衞矦、鄭伯于鄄。十五年。復會于鄄。十九年。公子吉及齊矦、宋公盟于鄄。襄十四年。衞獻公如鄄出奔齊。哀十七年。晉伐衞。衞人出莊公而與晉平。旣而衞矦自鄄入。杜曰。鄄、衞地。今東郡甄城是也。今濟陰鄄城。二志同。謂在周曰鄄。在漢爲鄄城縣也。今山東曹州府濮州州東二十里有鄄城廢縣。從邑。聲。吉掾切。古音在十二部。左傳杜注作甄城音眞可證也。
鄄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鄄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