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戶齊民的讀音 編戶齊民的意思
編戶齊民 編戶齊民是歷代中原王朝政府實行的戶籍制度,規定凡政府控制的戶口都必須按姓名、年齡、籍貫、身份、相貌、財富情況等項目一一載入戶籍,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稱為“編戶齊民”。
- 編
- 戶
- 齊
- 民
“編戶齊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iān hù qí mín]
- 漢字注音:
- ㄅㄧㄢ ㄏㄨˋ ㄑㄧˊ ㄇㄧㄣˊ
- 簡繁字形:
- 編戶齊民
- 是否常用:
- 否
“編戶齊民”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編入戶籍的普通平民。
網絡解釋
編戶齊民
編戶齊民是歷代中原王朝政府實行的戶籍制度,規定凡政府控制的戶口都必須按姓名、年齡、籍貫、身份、相貌、財富情況等項目一一載入戶籍,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稱為“編戶齊民”。
“編戶齊民”的單字解釋
【編】:1.用細條或帶形的東西交叉組織起來:編結。編織。編扎。2.按一定的原則、規則或次序來組織或排列:編排。編目(編制目錄或指已編成的目錄)。編次。編年。編訂。編配。編碼。3.把材料加以適當的組織排列而成為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節目等:編寫。編譯。編審。編修。編纂。編印。4.創作:編劇。編導。5.捏造:編瞎話。6.成本的書按內容劃分的部分:正編。續編。簡編。
【戶】:1.門:門戶。夜不閉戶。2.人家;住戶:戶籍。專業戶。3.門第:門當戶對。4.戶頭:存戶。賬戶。開戶。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幾百戶人家。6.姓。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編戶齊民”的相關詞語
“編戶齊民”造句
在田莊的勞動者中,宗族、賓客、徒附的身份是國家的編戶齊民,但他們對田莊主存在著依附性。
漢代“亡人”的存在背離“編戶齊民”理想社會組織秩序。
一般的老百姓,都是編戶齊民;統治階層中的文官,大致言之,都是憑其知識和能力進入精英階層,這些精英并不能永遠世襲。
自從六朝開發以來,到明末這里已經是編戶齊民數十萬的南陲郡縣。
就是把西周親親尊尊的貴族削平成秦漢的編戶齊民,也就是把貴族社會變成平民社會。
3、編戶齊民,人口是文明的基礎,應當時時了解;4、公事所,廣而告之。
在帝國體制之下,編入戶籍的個人都是帝國的人民,即所謂“編戶齊民”。
漢代將全國的地主、自耕農、雇農、傭工、商人,全部編入國家戶籍,這被后世稱為“編戶齊民”。
漢代繼承了秦朝的全民戶口登記制度,將全國的地主、自耕農、雇農、傭工、商人,全部編入國家的戶籍,這叫做“編戶齊民”。
* 編戶齊民的讀音是:biān hù qí mín,編戶齊民的意思:編戶齊民 編戶齊民是歷代中原王朝政府實行的戶籍制度,規定凡政府控制的戶口都必須按姓名、年齡、籍貫、身份、相貌、財富情況等項目一一載入戶籍,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稱為“編戶齊民”。
基本解釋
編入戶籍的普通平民。編戶齊民
編戶齊民是歷代中原王朝政府實行的戶籍制度,規定凡政府控制的戶口都必須按姓名、年齡、籍貫、身份、相貌、財富情況等項目一一載入戶籍,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平民百姓,稱為“編戶齊民”。【編】:1.用細條或帶形的東西交叉組織起來:編結。編織。編扎。2.按一定的原則、規則或次序來組織或排列:編排。編目(編制目錄或指已編成的目錄)。編次。編年。編訂。編配。編碼。3.把材料加以適當的組織排列而成為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節目等:編寫。編譯。編審。編修。編纂。編印。4.創作:編劇。編導。5.捏造:編瞎話。6.成本的書按內容劃分的部分:正編。續編。簡編。
【戶】:1.門:門戶。夜不閉戶。2.人家;住戶:戶籍。專業戶。3.門第:門當戶對。4.戶頭:存戶。賬戶。開戶。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幾百戶人家。6.姓。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在田莊的勞動者中,宗族、賓客、徒附的身份是國家的編戶齊民,但他們對田莊主存在著依附性。
漢代“亡人”的存在背離“編戶齊民”理想社會組織秩序。
一般的老百姓,都是編戶齊民;統治階層中的文官,大致言之,都是憑其知識和能力進入精英階層,這些精英并不能永遠世襲。
自從六朝開發以來,到明末這里已經是編戶齊民數十萬的南陲郡縣。
就是把西周親親尊尊的貴族削平成秦漢的編戶齊民,也就是把貴族社會變成平民社會。
3、編戶齊民,人口是文明的基礎,應當時時了解;4、公事所,廣而告之。
在帝國體制之下,編入戶籍的個人都是帝國的人民,即所謂“編戶齊民”。
漢代將全國的地主、自耕農、雇農、傭工、商人,全部編入國家戶籍,這被后世稱為“編戶齊民”。
漢代繼承了秦朝的全民戶口登記制度,將全國的地主、自耕農、雇農、傭工、商人,全部編入國家的戶籍,這叫做“編戶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