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令的讀音 纏令的意思
纏令 纏令是北宋時期說唱藝術之一種。與“纏達”同為“唱賺”的早期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唱賺在京師日,有纏令、纏達。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后只以兩腔互迎,循環間用者為纏達。”纏令、纏達皆無作品留傳,只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中有“醉落魄纏令”、“香風合纏令”等文字。
- 纏
- 令
“纏令”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án lìng]
- 漢字注音:
- ㄔㄢˊ ㄌㄧㄥˋ
- 簡繁字形:
- 纏令
- 是否常用:
- 否
“纏令”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宋代民間說唱藝術的一種曲調。 辭典解釋
纏令 chán lìng ㄔㄢˊ ㄌㄧㄥˋ 唱賺曲中有引子尾聲的為「纏令」。金、元時被廣泛運用。如董西廂中有醉落魄纏令、點降唇纏令等。
網絡解釋
纏令
纏令是北宋時期說唱藝術之一種。與“纏達”同為“唱賺”的早期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唱賺在京師日,有纏令、纏達。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后只以兩腔互迎,循環間用者為纏達。”纏令、纏達皆無作品留傳,只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中有“醉落魄纏令”、“香風合纏令”等文字。
“纏令”的單字解釋
【纏】:1.纏繞:纏線。用鐵絲纏了幾道。2.糾纏:瑣事纏身。胡攪蠻纏。3.應付:這人真難纏,好說歹說都不行。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纏令”的相關詞語
* 纏令的讀音是:chán lìng,纏令的意思:纏令 纏令是北宋時期說唱藝術之一種。與“纏達”同為“唱賺”的早期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唱賺在京師日,有纏令、纏達。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后只以兩腔互迎,循環間用者為纏達。”纏令、纏達皆無作品留傳,只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中有“醉落魄纏令”、“香風合纏令”等文字。
基本解釋
1.宋代民間說唱藝術的一種曲調。辭典解釋
纏令 chán lìng ㄔㄢˊ ㄌㄧㄥˋ唱賺曲中有引子尾聲的為「纏令」。金、元時被廣泛運用。如董西廂中有醉落魄纏令、點降唇纏令等。
纏令
纏令是北宋時期說唱藝術之一種。與“纏達”同為“唱賺”的早期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唱賺在京師日,有纏令、纏達。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后只以兩腔互迎,循環間用者為纏達。”纏令、纏達皆無作品留傳,只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中有“醉落魄纏令”、“香風合纏令”等文字。【纏】:1.纏繞:纏線。用鐵絲纏了幾道。2.糾纏:瑣事纏身。胡攪蠻纏。3.應付:這人真難纏,好說歹說都不行。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